第三百六十四章 捡到宝了-第2/3页

加入书签
    事实上,不单是网络,就连实体又何尝不是如此像金庸的里,创作了那么多堪称经典的英雄人物形象,可最为让喜爱和念念不忘的,却反倒不是像郭靖,杨过,萧峰那样有情有义有担当的大英雄,而是那个好色无胆又不学有术的小混混韦小宝,这在当时的文学界和武侠界可绝对是一个逆主流的创举,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理应让人厌恶和鄙视的小混混主角,却硬是将这部鹿鼎记变成了哪怕是在之后数十年也无人可以超越的经典,就连金庸自己都选择了封笔,因为就算是他,也不可能再写出比这更好的作品了。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但过了当时的冲动劲头之后,蝴蝶也已经意识到他这个计划虽然可行,却也并非是能够一朝功成的,所以倒也没怎么急燥,再加上现在又已经跟那边的政府接上了头,如果这两边时空的交流能够维持下去,想来以后资金方面的压力也不至于会全压在他的头上,那么这项计划的进展也就没那么迫切了退一万步说,现在编辑部里也就是这么个样子,就算方碧瑶推荐的这个人不行,大不了也就是试用一段时间再换掉就是,能有多大点事

    可事实证明,蝴蝶还真是小看了天下的英雄就在这位大主编刚上任的第二天,他就给蝴蝶写了一封长达上万字的改革意见书,硬是把蝴蝶给震得目瞪口呆,差点就想跑过去问一问他,是不是也是从那边穿过来的。

    事实上,这与其说是一份改革意见书,还不如说是一份完善的流水线创作系统的设想方案稿,在这份报告里,这位主编大人提出了一个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堪称异端的设想,那就是将作品的创作和写作彻底的分开,编辑部也由背动的收取作品,选取作品,改为主动的创作符合自己要求的作品,把编辑部直接变成一个创作的流水线工厂,从而达到可以源源不断的量产符合蝴蝶要求的各类型作品的目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像创作这种通常都只能用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工业,你怎么把它工业化和流水线化呢

    这位主编大人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把故事主线剧情的创作和具体细节的描写分开,比如,如果现在想要创作一部仙侠题材的的话,首先就由创作组的编辑先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的剧情背景先制订出来,经过审批合格后,再进一步的创作出符合要求的故事大纲,等大纲通过了审批,再将这些大纲交给那些充当流水线工人的写手去完善充实内容,而这个过程只要事先控制好写手们的文笔风格,是完全可以将一部的大纲分割后交给多名写手去同步完成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因为的主线大纲都是由编辑部自己制订的,所以题材和内容都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而随时变化,同时也能让那些擅长于故事创作,思维活跃的作者集中精神去想故事,至于具体的写作,细节上的描述,只要文笔水平能够达标,谁干都是一样,而现实中,好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少,就是因为要出现一个既擅长于故事创作,文笔又好的作者实在太难了,而拥有这种创作天赋的人,又因为细节的描述和文字的组织需要占去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很难进行量产。

    事实上,这种创作模式也不算是这位主编大人的首创,在国外,鼎鼎大名的漫威和dc公司都是以这种模式来进行旗下的作品创作的,而他们的成功也证明了这种模式相比起传统的创作优势有多大在质量上,它或许出不了哈里波特那样顶级的经典,但在数量上和创作的速度上却可以碾压传统的创作模式,而且只要保证创作编辑有水平和审批的管理,其作品的质量也绝对可以控制在精品线之上。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创作模式下,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同一个系列的多部作品之间形成统一的世界观,像漫威和dc,各自旗下都有数以千计的人物角色,但所有的故事却几乎都是共用一个世界观,不同的主角和故事线之间还经常会进行互动,甚至还可以进一步的联合,比如最为有名的复仇者联盟和正义联盟,将多个故事里的主角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无比强大的明星阵容组合,这在传统的创作模式下,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