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庞大的工程-第2/3页

加入书签
        裁判组宣布大家暂时停止比赛,第二天继续。

        同学们纷纷走出大礼堂,有的胜券在握,因为已经有了目标。有的则垂头丧气,一天的时间什么都没讨论出来,还是在走老路,如果明天再没有可行的创新计划,估计这次比赛就进不了前十了。

        “吉大的同学,等等。”

        刚出礼堂,华清的两个学长从后面追了上来。

        李平很露怯,因为呆了一天,插手插嘴都插不上。

        听人家笑着打听自家的项目,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而是赵青峰站定身形,与华清学子侃侃而谈,聊着聊着,很快便反客为主,聊起了当今‘时尚’的计算机议题。

        “你也懂ipv6?”

        华清学子觉得吉大学生不应该了解得这么深。

        毕竟从目前国际情况来说,ipv6的技术都掌握在欧美手中。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赵青峰的凌峰科技已经开始逐渐升级ip网络,李志和蔡树文的发展方向就包括ip网络,这也是凌峰科技下一代胡亮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试验项目。

        “略懂一二。”

        赵青峰随便和他们聊了聊‘数字签名’、‘防火墙’、‘报文’等等专业性的名词。

        华清学子越听越迷糊,直至赵青峰走出好远之后,其中一个带队的才说,“这吉大的学生在哪儿自学的,竟然分析得头头是道?妈呀,不会是刚才咱们讨论得太大声,被他听到了关键词吧!明天注意点,别再乱说了。万一要是都被他们抄走了,咱们夺冠的可能性可就要比京大低了。记住,无论如何这次也要夺冠,咱们绝对不能给京大留一点儿机会。”

        显然。

        华清心中的对手只有京大,其他学校都是泛泛之辈。

        刚说完,华清的几个老师走了出来,问询情况。

        学子们没提赵青峰,只是基于项目的创新发展又聊了聊。

        老师们也有点儿发懵,只能给出大概方向。

        前世的''华夏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技术,是华清经过三年的时间才突破瓶颈研发出来的,而那已经是2006年了。

        与此同时。

        马伟教授也与众多老师回到了会议室。

        通过一天的观察,他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对‘创新’能否获得实际收益,还是抱有怀疑态度。

        “马教授,这次为什么要改变题目,您可以和我们说实话吗?”

        “考试前一周才通知,我们都懵了...”

        “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还是...”

        “透露一点就可以,我们也都想为国效力呢。”

        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