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为满足酒泉钢铁公司的煤炭供应,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矿区石城。
在大西北的山边上,石头跟着风沙跑的艰苦时代,能成为第一批矿区工人是很多人的骄傲。石秀英的父亲石建国也光荣地当上了第一代煤炭工人。
自从石家有了工人,家庭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了,添置了一个大东厢。
退伍回来的石建国疼爱女儿,每天下班都会给年幼的石秀英带一块糖,偶尔幸福市场也会碰上个可心的小玩意儿带回来。
1977年,初秋。
一眨眼,石秀英十七岁了,多了两个弟弟石建英、石平英,一个妹妹石慧英。
傍晚,石建国回到家,特意把一只会跳的绿皮青蛙,放在了石秀英的手心里。可把石秀英高兴坏了,特意找了个块红砖地,拧了发条玩儿。
这绿皮青蛙在国营小卖部里可是限量的时髦的新玩具,一般人只有眼红的份儿,石秀英跟着青蛙跳,笑得嘴都合不拢。
突然,小两岁的弟弟石建英推开院门,看见这玩具,一把抢了过去。
“呀!绿皮青蛙!”
石秀英脸色变了,走上前去想拿回来,石建英侧身一躲,将青蛙藏在了身后,嬉皮笑脸地说:“姐,这个玩具给我吧!你天天搁家做饭,没时间玩儿。”
“谁说没有,这是爸爸给我的。”石秀英伸手要,眉宇间已经摆起了大姐的威严,石建英却一点没怕,快步往屋里跑。
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石建英最怕石秀英,但他们在家时,那便是有人给他撑腰了,胆肥了就敢抢东西。
石建英搬出重男轻女的母亲,总能压石秀英一头。
往往这个时候,石秀英基本上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能听从父母的话。
“你是大姐,让着弟弟怎么了?”不知什么时候,母亲于淑珍从屋内走出来,招手把老二石建英护在身后。
小心思得逞,石建英趴在于淑珍的肩膀上,冲石秀英做鬼脸。
“去盛饭,大家都等着呢。”于淑珍温和地催促,在石秀英听来,都是冰冷的命令。
石秀英转身进了小厨房,将一家人的饭菜都端上了桌,她的位子上多了一张表格和一支笔。
石秀英认出来那是招工信息表,她两只手紧紧捏着表,藏起半张脸,问石建国:“爸爸,这是给我的吗?”
石建国笑眯眯地说:“是,明年你就十八了,矿上招人,跟领导提了个申请。”
“太好了!”石秀英从板凳上跳起来,情不自禁地转圈,她终于也可以成为工人了。
岂料,石建英的凉水来得更快。
“姐,矿上可是很辛苦的。又都是男人,别高兴得太早。”
总爱逃学的石建英,瞅着那表格眼红。
“用你管,吃你的饭!”石秀英第一次当着父母的面,堵了弟弟一句。紧接着,在母亲的催促下,安心坐回原位吃饭。
饭后,收拾完厨房,石秀英就抱着字典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苁林,认认真真地填好了招工表的所有内容,工工整整地交给石建国。
她特意奢侈地用肥皂洗了头,准备好干净的衣服和发绳,只等第二天和父亲一起上班。
以往父亲讲过,新工厂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全靠人力背,现在已经有了小推车,省力多了。这两天,开始钻井了,如果她上班,还能给父亲带饭,再也不用整日担心父亲的安全了。
很快天亮了,太阳仿佛比升起的要早,石秀英紧赶慢赶地将自己如黑瀑布的齐腰长发,扎成了又长又粗的麻花辫,走到大门口时,才发现石建国已经带着石建英上班去了。
那张表格也不见了,后来,石秀英才知道表格被弟弟涂改成他的名字。
在于淑珍的劝说下,石建国也终究觉得女儿家下矿井太辛苦,还不如再等等。
准确地说,不爱学习的弟弟石建英,早一点下矿井,防止他跟着社会上的小流氓学坏,也算是好事。
石秀英这个姐姐,从有弟弟起,就相当于半个妈。
从不愿意跟弟弟争什么的石秀英,没想到到手的工作,也会被弟弟两句话抢了去。
母亲于淑珍下地去了,石秀英想哭也不能在大院里哭,只是偷偷跑到小厨房,一边烧柴火一边无声地抹眼泪。
“秀英,秀英。”发小王琴突然推开院门,小跑着来找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