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第2/4页

加入书签
    “开什么玩笑。有证据吗”

    “没有。华国那边看守的很严,我们折损了不少优秀的情报员。”

    “情报局能不能不要老搜集这种没头没脑的情报。拜托,你们是拿华国网民当情报员的吗”

    “我可以现在就给你写3000字论文,从现有技术论证这一消息的不可行性。”一位诺奖得主傲然道。

    此言一出,空气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只有须发皆白的马丁教授,坐在原位,双手握在一起,挡住了自己的半张脸,目光沉沉。

    六月,虽然不需要上课,但是乔御依然回到了阔别许久的学校。

    在路过学校at机的时候,他思考片刻,掏出了离开三院时,国家发的银行卡。

    余额有零有整。

    两年的工资加绩效,竟然有三百来万。

    对燕大理工科教授来说,要三百万科研经费,也不算特别难。

    难的是挣到三百万。

    要知道,燕大教授现在的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每个月也不过一万五六出头。

    乔御想了想,问系统“你这几年,在华尔街割资本主义韭菜割了多少钱了。”

    当初给系统本金100万刀,那之后乔御就鲜少过问。

    系统“还好,现在还不到一个亿。”

    “多少”

    “3400万

    刀。”

    换算一下,也差不多两个亿了。

    钱到一定额度,真的就只是数字而已。

    乔御思考片刻“让寻安制药去运营吧,设置个奖,横竖我也用不完这么多钱。叫寻安奖,奖励生物和数学领域方面的青年人才,四十岁以下。要求是华国国籍。”

    系统一愣“也行,奖金多少”

    “诺贝尔奖奖金多少”

    “一千万克朗,折合美金140万。”

    “那寻安奖,就1000万人民币好了。”

    乔御一直觉得,国内各个奖项都有些抠搜。

    像是华国最高科技奖,也就500万。

    这导致大部分做科研的学者,长期都处于一种收入和学历不对等的状态。

    并不是说学历越高,挣的钱就必须要越多。而是这个付出和回报的比例十分失调。

    大概对科研人员要求太高,总希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国家给袁院士分了套别墅,都有人在网上大呼小叫。

    乔御自己也是做科研的,他日子过的很好,也从不缺科研经费。

    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清楚如今国内科研界现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过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乔御再思考思考。要设置一个奖项,从审批到委员会组建,再到拥有公信力,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反正最近他也没事干。

    对于乔御的归来,燕大师生都表示了热烈欢迎。

    在他们的认识中,乔御几位教授只是出国学习了两年。

    至于是去的是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还是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伯克实验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什么关系的。

    谭子睿教授请了三个月的长假,估计要下学期开学才会回来。

    乔御琢磨了一下,这学期都要结束了,占别的老师的位置,给学生们上课也不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