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零三章 岩上桃花-第3/4页

加入书签
  许弘清冷的笑,不咸不淡说道:“倒也是,杨大人最近攀上了许敬宗,在朝中一呼百应,区区几个***徒,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茂昌,你诚然是多虑。”

  蒋茂昌微笑,杨智却变了脸色,“***。。。”

  关于本章岩上桃花的出处说明。

  岩上桃花字句毫无疑问是我乾坤的,它真正的作者是宋朝非常有名的一个尼姑法因,关于其人的简介如下:

  释法因(出家的人都姓释,大家知道的哈),姑苏嵎山朱氏子也,少汨尘俗无意出缠,年二十四始披缁服(好端端的为什么出家?),不终五夏遽尔游方(到处游荡),谒慧日雅禅师于东林。慧日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因缘问之(禅师拿了桃花来拷问她,要她对对子)。拟对,日曰,不是不是(对了n多次禅师都不喜欢)。

  忽有所契,呈偈曰,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纔一见,回首舞三台。慧日戒曰,子见已入微(尼姑啊,你开悟了)。

  于是居庐阜三十年,与世接(怪哉,她既然出家,为什么不潜心修佛,反而要和俗世相结,而且一结就是三十年,难道是凡心未死?)。四方仰之学者川骛蚁屯就其垆(四方学者像蚂蚁一样川流不息的跑来跟她玩,其中必定有美貌少年青年中年),因亦不辞炼随机说法(不拘于言语,随便说法,这其中包含有**?我,我真是太猥琐了)。

  宋建炎末盗起江左(不安定了,有人造反),乃顺流东归。尝谓众曰,汝等当饱持定力,弗忧晨炊干求外务也(你们要有定力,好生修行,不要操心早饭晚饭)。

  晚年放浪自若(这个放浪自若好生意味深长啊啊),称曰五松散人。

  关于下一章的说明。

  以下内容和正文无关,嗯,追看正文的人可以到此打住了。

  下一章会是很长很长的一章,在此先列出我的主旨:我将在下一章讲述阿武如何利用高宗皇帝的三子泽王李上金,以及他的母亲杨氏,推开巫蛊乱。

  之所以会选定用泽王,是因为新唐书里边提到的一句话:泽王上金,始王杞。永徽三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历鄜、寿二州刺史。武后疾其母,故有司诬奏,削封邑,徙置澧州。

  这里提到的泽王上金,是高宗皇帝第三个小孩李上金,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生母杨氏只是个普通宫人,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他出生在高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所以没有人专门做记载。

  关于泽王其人,最早的记录是永徽元年他封泽王,三年,遥领益州大都督,遥领也就是只封官位不上任的意思,由此推测他的年纪应该也不大(事实上高宗皇子最大的孩子燕王忠这个时候也不过才十来岁),所谓历鄜、寿二州刺史,意思就是说他先后受封过鄜、寿二州的刺史一职,然后紧接着,就是“武后疾其母”这一句,米大婶好奇的是,鄜、寿二州,鄜州虽然靠近长安,但是在雍州以外,寿州更远,已经跑到豫州边际,下边也只得三个县,两州都不产多少关键资源,也不像雍州具有政治上的含义,便是这样,我们大致应该可以推测,上金兄弟其实是不太受高宗皇帝宠幸的,而这样一个不太受宠的皇子的出身卑微的母亲,为什么会招致武后的忌恨?兄弟们注意,新唐书用的是武后,不是武昭仪,也不是武才人。由此越发显得武后忌恨她没有道理。

  有人也许会问,杨氏有生皇子,武后忌恨她的原因会不会是在这里?

  答案应该不是。如果说武后忌恨杨氏是因为她生下皇子,为什么她不忌恨高宗皇帝的二子李孝的母亲郑氏?郑氏和杨氏一样,也都是出身卑贱的宫女,而郑氏的孩子,甚至比杨氏的孩子还要大,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越是大的皇子,越是有皇位继承的可能,不是么?武后如果是因为皇子的缘故忌恨杨氏,那么她就不可能不忌恨郑氏,但她就是不恨郑氏,连带对李孝也宽容的很,高宗八子,包括武后自己四个孩子在内,只有李孝得了善终,在五十几岁病死,其他基本都是给武后屠宰掉的。

  想不出答案,于是我就歪歪出了下一章:武后之所以忌恨杨氏,是因为她从前给太宗皇帝做才人的时候,吃过某个后宫杨氏的亏,而该杨氏和上金兄弟的妈妈杨氏,有亲属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