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章 论金吾长鸿胪卿-第4/7页

加入书签
  贞观中,太宗皇帝也患了气痢症。。。。”

  我心下颤动,不由自主出声打断他,“屠老伯,你可知道太宗皇帝因何会患气痢症?”

  屠湛说道:“我没给他看过病,也没见过太医的诊治记录,但是他怎么染上气痢症,我却可猜出来。”

  我定了定神,“在下洗耳恭听。”

  屠湛说道:“气痢症这病症的起因,追根溯源,是因为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太宗皇帝一生征战频繁,从他十五六岁跟着前隋云定兴将军出战雁门关,到三十几岁玄武夺嫡之前,几乎都是在马上度过,说李唐的江山是太宗皇帝一手打下,半点也不为过,”他出了会神,“那时候我和张宝藏也都还在军中,记忆十分深刻,太宗皇帝每每出征,为着严肃军纪,不管严寒酷暑,白天从不解甲,碰到战事紧张,几天几夜衣不解甲更是常事,他是大将军,铠甲厚重,密不透风,身上湿热散发不出,淤积在体内,经年累月,渐渐落成了病根,少年时候不觉着有异样,等到年岁见长,终于显出恶果。

  人体要想和顺,就要五味调和,湿气、热气和毒气,乃是损伤身体的大害,湿热和湿毒过甚,人会出现功能失调,比如手足痉挛,又或者痛风,如果患者另还有半身肢体气机不畅,湿毒入下九腑,就会生成痢症,太宗皇帝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常年行军,不仅腰腿变形,也阻碍半身气血运行,最终生成了气痢症。

  可笑的是宫里的御医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次次给太宗皇帝会诊,都说是肠胃失调,开出许多清心顺气的药方,其实根本不对症,又怎么能够治好他?”

  我轻声叹息,“你既然知道,为何不将药方献给他?”

  屠湛冷哼了一声,“谁说我没有献给他?”

  我愣了愣,“你把药方献给了太宗皇帝?”

  “贞观中,太宗皇帝痢疾症拖得他甚至不能上朝,宫里的御医和太医署都束手无策,于是广发医帖,向天朝坊间求取治病药方,张宝藏此时已经七十几岁,闻知太宗皇帝症状和他当年症状十分相似,就转了念头打算去献药方。

  但那是我家祖传的药方,当年我写给爱子治疗张宝藏病症时候,反复嘱咐他不可告诉任何人,所以张宝藏虽然受了药方的益处,可是也不知道当年治愈他那碗汤药究竟是用什么药草怎么煎熬出来的。

  贼子凶猛,他反复逼问我爱子未获答案,居然伙同太医署的歹人王守澄,对我爱子下迷乱心神的药剂,最终得了那药方,但我爱子心智失常,却成了痴子。”

  过去很多年,屠湛仍然不掩满腔怒火,“那个老棒材,彼时已经七十几,行出这样伤天害理之事,也不怕遭报应。”

  我顿了顿,“后来呢?”

  “后来,张宝藏把药方献给了当时的大丞相魏征,由他敬献给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得了药方,依样抓了荜拨煎牛乳汤服用,果然治愈病症,皇帝龙心大悦,决定厚赏张宝藏,就赐他五品官。

  过了一个月,太宗皇帝二度犯病,照着那方子再煎药汤服用,立即痊愈,他感于张宝藏药方的神奇,又改封他三品文官,授鸿胪卿。”

  屠湛脸上青白交加,恨恨的骂道:“可这些原本都应该是我爱子该得的。”

  我怔了怔,不期然的想起宗事,莫名的有些百感交集,“说到该得不该得,我倒是想起宗轶事,和大丞相魏征有关,说魏征担任左仆射时,有两个管事为他办事。有一天,魏征刚刚躺下,两个人就在窗前议论。一个人说,我们的官职,都是这个老翁决定的。另一个说,不,都是由天定的。魏征听到后,就写了一封信,派那个说‘老翁定的’的人送了侍郎府。信上说:给此人一个好官职。但这个人不知信的内容。不巧,他出了门就心口痛,不能去,只好靠那个说‘由天定’的人送信。第二天下来侍郎腹送来批复,由老翁那人被留放;由天上那人被留下。魏征很奇怪,问到他们,他们就把实情全告诉了魏征。魏征于是长叹说‘官职俸禄认为是由天定的,大概不假啊!’”

  屠湛大怒,道:“照你这话说来,我爱子是活该送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