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族-第4/9页

加入书签
    宫里宫外都知道,高斌大人是皇上心腹重臣,刚回京就入军机处,做大学士不说,今年更是连正月重华宫茶宴都榜上有名,他兄长高麟还早两年就做了大学士,然而还是两年茶宴都不曾得到一张入场券。

    旁人多少要嘀咕,还是有得宠女儿好啊。

    此时在木槿科普下,高静姝也搞明白了高氏一族龃龉。

    高家在京城原是个不上不下人家,高静姝祖父做到过从三品官儿,在京城虽不算位高,但也不小。

    可无奈高斌是庶出,他生母虽也是好人家女儿摆了酒开脸做姨娘,但到底不是正室。

    偏巧他上头大哥,下头三弟四弟都是嫡出,于是夹在其中高斌,打小就明白要自己挣出路。

    尤其是高老太爷老太太都去早,那时他才二十来岁,生母也病逝后,家里就越发没有他站地儿,也没他牵挂人。

    高斌就是那时候,选定了潜龙,开始接近彼时还是贝勒雍正爷。

    彼时康熙爷选定太子虽还在,但朝里已初现九龙夺嫡乱象。高家原不敢掺和天家事,谁料一个庶子倒是巴巴凑过去。高斌大哥高麟就做主分了家,意思是你要死自己去死,可别拖累一家子。

    于是高斌二十六岁独立门户,从给先帝爷跑腿采买做起,一路从雍正帝手里做到了两淮盐运使兼江宁织造这样心腹要紧官职,当真是自己一步步杀出来。

    按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正如康熙爷年间曹家,当时在江南何等赫赫扬扬,换了雍正爷就也倒台拉倒。

    但高斌站队方面实在太灵,运气又好,早早跟四阿哥弘历搭上线不说,女儿又嫁给了他,于是帝王更迭,他不但没跌倒,还更进一步,得了抬旗之荣,做了江南总督,一做就是七八年。

    直到乾隆八年春才调回京城,直入军机处做了大学士。

    木槿说起来也有些不平“奴婢说句僭越,大房老爷虽也是大学士,但到底是高家几代姻亲一起帮衬着出来。咱们老爷从前却是无人问津,分出来时也受了许多委屈。可抬旗时候,倒是一家子跟着就上来了。”

    旧恨从九年前就埋下了。

    高家当年几乎是将高斌一支扫地出门,但后来却又沾了高斌父女光,高氏一族都跟着抬了旗。

    这也罢了,官场原要守望相助,高斌也不是一味争意气人。就看在大哥高麟官位颇高份上,他原本也准备前嫌尽弃携手共进一下,免得势单力薄。

    谁料高家三房,高静姝不学无术三叔跳出来就高斌之母葬入祖坟位置叽叽歪歪,觉得妾室不配那样好穴。

    高麟也默默支持,站了自己亲弟弟这边觉得高斌本就跟家族关系淡薄,这几年势大难免独断不服管教,凡事不肯为族里牺牲让步,很该压压他锐气。

    这可就捅了高斌逆鳞。

    又让牛产奶,又不给牛吃草,这是当他是二百五吗

    高斌混到今天,靠可不是圣母上身,感动了先帝爷。

    他当场翻脸,撸起袖子开始修理高氏一族人。

    乾隆元年,高斌一头求了皇上给自己母亲赏了个四品诰命,一头又狂踩这群吸血亲戚,直接回皇上高氏蒙此圣恩殊荣,实在不安,他代表全族人表示,如无实缺,无功无劳于国,便不领旗人俸禄。

    大清对旗人一贯是当宝贝,分铁杆庄稼,每年都有银子可领。而且不是一家子领一份,是一个人头领一份,所以旗人尽管可以生生生,国家负责养。

    如今高家抬旗,本也有这份旗人银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