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加入书签


看到书笺后,大臣们一个个变了颜色。贺六浑见连素以镇定从容闻名的郁清衍,脸上都现出一丝裂痕,不由暗叫不好。他心惊肉跳地翻开一看,见素笺上写着“中宫宜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这十余字于他而言不啻霹雳,惊得脑中嗡嗡一片,竟已听不清周遭声音了。

贺六浑侍奉太子苏清已有五、六年时间,两人关系虽不至于如郁清远那般亲密,但也很是要好。他知道苏清知书达理,聪明好学,虽无雄才大略,但作一守成之君,绰绰有余。苏清聪慧,也是先帝传位于苏沩尘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何况,他为人和善谦恭,无论与庾皇后有多少冲突,都断无可能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来。之前传出太子殴打辱骂太傅太师的事,贺六浑在东宫任职,自然比别人知晓更多,很是不屑。苏清也不甚在意,只当庾皇后恶意制造的风评,没有证据,随着时间流逝自然不攻而破。哪晓得前事尚未了,后事又来!今日这般,关系重大,庾皇后敢在朝堂上挑明,想来是做了完全的准备,恐怕事态已无可挽回。

待群臣看过,庾皇后沉痛道:“太子虽非本宫所出,但本宫一直将他当做自己的嫡子对待,却不料我以仁心待人,人以杀心对我,本宫昨日见到这张信笺,真是心痛得很。”

中宫与太子积怨已久,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庾皇后这如今样说来,倒像是别家故事了。但她这样开了口,谁敢说一句反驳的话来?何况按庾皇后的意思,大约也不必等别人回答些什么,禁卫军都在殿外候着呢。

她略顿了下,便对皇帝道:“皇上,发生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事,若不是及时发现,恐怕现在臣妾已成了泉下白骨!若是不加以惩戒,以后宫中还有什么宁日可言!皇上,臣妾奏请,废太子。”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失色。

中书令顾颐再也沉不住气了,不顾皇帝尚未回答,已然出声:“皇上,万万不可啊!”

顾颐是三朝老臣,年轻时为太祖打过天下,后又与楚王苏仪、太傅裴华并受遗命,辅佐朝廷。熙和二年,苏仪谋反被杀,自此庾皇后专政,引起裴华不满,愤而辞官。虽朝廷极力不许,又将其转任太子太傅,但其实明尊暗降,夺了他的实权。如此一来,三位遗命大臣,就只剩顾颐了。不过顾颐的确一心为国,精明能干,加之声名在外,庾皇后也少不得倚重他几分。因而此时听得顾颐发声,只得压下火气,怒笑道:“哦?证据确凿,诸卿都已经看过了,难道我冤枉了太子不成?或者说,顾卿还有别的说法?”

顾颐磕头道:“中宫恕罪。臣年岁已大,目力不济,刚才恍惚看着,不大像是太子亲笔。臣冒昧,恐怕有人假借太子之手伪作书信,挑拨中宫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望中宫明查啊!”

听到此处,贺六浑抬头望向宁悦,见他整个人面若金纸,几乎都要坐不稳了——果然。

他暗哼了一声,又看向郁清衍,恰见他也才将视线从宁悦身上收回来,两人目光交错,都已明了。

贺六浑这个表弟,虽然才华横溢,脑子始终有些不清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谢玩玩楚。庾皇后把持朝政,背后诟病的人多了去了,他却还偏要与庾皇后的侄儿王宝搅在一起,日日四处游宴,做事越发放浪胡来。贺六浑原本与王宝只以文字论交,不愿在政事扯上关系,但他参预其中,又是宁悦的表兄,无可避免地又惹了一身腥臊。

听顾颐这样说,庾皇后冷哼了一声,道:“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竟是无人出声。贺六浑瞥见顾颐苍苍白发,瘦削佝偻的身体趴跪在地上不起,心中一热,就要开口说“臣附议”,却收到宁悦劝阻的眼神。他虽然心中不忿,但也知道自己原本就是东宫属官,贺氏向来又深为朝廷忌惮,若此时为太子辩解,不光自己遭罪,整个贺氏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只得强压愤恨,手蜷成一团拢在袖中。

庾皇后略等了一阵,见朝臣皆沉默,不禁笑道:“顾卿,恐怕的确是你老眼昏花了,本宫看其他人,对此都没有异议么。”

顾颐不听,只不断磕头重复道:“废立太子并非儿戏,且如今皇上子嗣单薄,兹事体大,还望皇上中宫明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