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转学-第2/3页

加入书签
        林晚节一愣神,感觉有些奇怪,自己不是连题目都审错了,居然也能过?

        这时候,先生史澈盯着个大肚子晃着手里的试卷跑了过来,老远就在喊:“好家伙,好家伙!”

        林晚节不明所以,但大夫人说过别失了礼数,还是拱手点头。

        “老哥,你可真是神人呀!”史澈夸张地说。

        “怎么了?”

        “主审欧阳先生点名要见你。”

        “主审?”

        “欧阳先生可是当今大儒,门生遍布天下,朝廷好多大官都是他的学生。现在居然要见你!”

        史澈说得兴奋,昂首挺胸,感觉自己也有光荣似的。

        然后将手中试卷摊开,“你瞧瞧,欧阳先生说你一首桃花诗胜过七首,有奇巧之思。昨天你也不说写了诗是什么,我还以为你的童生试没戏了。”

        林晚节没啥感觉,并不觉得有多厉害,不过是童生试而已。

        但史澈并不觉得,他要将林晚节的试卷装裱起来,上面有欧阳先生的点评。

        以后都是他的教学成果,就算摆在夫人面前都能昂首挺胸一回。

        “见面就见面,我其实还不想见什么人的。”林晚节嘀咕两声,这倒是说的实话。

        文人的圈子他不懂,也不想涉及。

        史澈一听,直接急眼了,哥也不喊了,直接说道:“你傻呀?你不是要考秀才吗?没有名师举荐,你要考中的几率很低。而且,就算考中了秀才,往后要施展学问,没有名师背书,一样困难重重。”

        林晚节恍然。

        大夏科举制度发展不过十年。

        皇权、士族、寒门之间的权力交割正在进行中。

        科举制度的推行是一种过程,并不能一刀切。

        如今的科举之中还包含了部分察举的遗留。

        比如科举试卷不用隐藏名字,这就给了部分家族可操作的机会。

        考生有名师背书,就是比你出生草根的人更容易考中。

        不看考生文章,也要看看考生师门在哪儿。

        到了殿试之前,各路学子还要在京城扬名,用尽一切办法也要在民间积攒名气。

        就算是皇上阅卷,也会受到民间风评的影响。

        如果林晚节一路草根参加科举,或许写出什么千古名篇也会被人刷下去。

        想到这里,林晚节正色而点头:“好吧,什么时候?”

        “就现在,你等等,我去换身衣裳。”

        史澈亲自带着林晚节去拜会欧阳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