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吴彩儿-第2/3页

加入书签
    徐知证脱口道:“彩儿,你不可这么想的,蝼蚁都惜命偷生,何况人乎?”

    他知道那吴彩儿话的意思,意思是他们是匪,报官就会被官兵抓捕,还认为自己只要亮着自己是强人,赵家就不敢报官是错误的想法。

    徐知证没有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放心就是:“现在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了,此事我定管到底,彩儿,你筝弹的很好啊,还有那词。”

    徐知证不想在这方面深,他想知道另一个方面,就转移了话题。

    “我家以前不讲有多富有,但比现在的赵家要过之,可后来败落了。我学筝是以前学的,作词曲也是以前闲来无事消遣的,让哥哥见笑了。”那彩儿回道。

    徐知证道:“我也学过筝,那时在华山学艺,休息时听到师父弹筝,这音我第一次听过,下竟有如此美妙的音律,我陶醉其中不得醒矣。师父见我每每驻足倾听,知我迷恋音律,就教会了我。师傅弹筝要会和词,于是又学会了作词。在华山学艺四年,真的收获颇多。”

    那吴彩儿一听徐知证也会筝曲,很是兴奋,渐渐的就忘却陌生之隔,二人就攀谈起来。

    “彩儿认为诗没有词好,诗的格式有些刻板,而词就不同了,可以随意发挥。以前我写词时,那那时写啊,是填!按照别人词的格式一句一句的填。其实词是不能套用别人格式的,词的格式自己也能创造的,再那些格式不也是别融一次创造出来的嘛,它不是生的东西,并不是像树啊,人啊是定的。词的格式是人为的,只不过…作个比喻,凳子,做的好的,好看而耐用,做的不好的看着不舒服,人坐在上面也不舒服。”

    徐知证听之,大笑起来道:“彩儿,你比喻的很有意思,理是这个理,呵呵。首先,不能诗不好,诗也可以随意发挥的,其实有些诗是很耐读的,但诗和词相比之下我跟你一样,比较喜欢词多那么一点,因为词近曲啊,可以吟唱的,其实诗也是能吟唱的,但词的每句长短不同,所以听之更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词呢,格式应该不举一格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一定要上口,格式要有一定的规律性,文字要精练一些,用句用文方面,不能像市井的唱曲直白,毕竟是文学嘛,想当然的要提炼之。如果唱诗和乐器共之就不及唱词悦耳,词于曲能同归矣。”徐知证谈得兴起“弹筝时,身体和手一定要随曲意优雅动之,再配有佳词,悠哉悠哉的融入其中,真的很享受啊。”

    “这叫身随曲动,手跟意走,行内话叫作肢体的感力,我听人过。但表情也是要要的,一定要同词意一样的表达,凄之面苦也,悦之容乐也。”那吴彩儿激动的。

    “对极了,看来彩儿比我懂的多了。”徐知证笑道。

    “我们即兴和一曲如何?”吴彩儿喜道,徐知证道声好。

    于是那吴彩儿脱口而出:“信马如人步慢游,蹄声犹指点弦音。百花落绿间,人在画影里。”

    徐知证叹息一声,接道:“山河秀丽本应赏,奈何山河碎,蹄声犹战鼓催人急。”

    “重对,失趣了哦。”吴彩儿娇声道,其实徐知证哪有心情在此处温存。

    马儿在奔跑,但笑声在原野荡漾,那吴彩儿早已忘却了思亲之情,沉寂在欢乐郑

    徐知证叫道:“我们作的词,各段文之意是风马牛不相接。等有机会,我为你引荐一个人,他词写的很好。”

    “什么人啊?”

    “冯延巳”

    “我晓得了,大学士,我最喜欢他的词了。”吴彩儿高心叫道:“哥哥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认识大学士冯延巳?”

    “我是大吴人啊,我来吟一首!徐徐策马马蹄轻,满目锦绣,山水如画屏。扬鞭踏乱杨柳影,清歌惊飞枝头莺。”过,哈哈大笑道:“你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