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印第安人身上系一根细绳,细绳拴着一根粗绳,粗绳像野生苎麻枝杈一样粗,把一条柳索用这种粗绳拴住,由许多印第安人拉着,直到从南岸这边拉过到北岸那边。五条柳索都拉过去后,固定在两座高大的桥墩上。桥墩是用岸边裸露的岩石制成,凿有很大的石孔,用来固定藤条。而阿普里马克河上的索桥,一边桥墩用的是崖边的生岩石制作,另一边的桥墩则是用巨大的石料建造,因为岸边没有适合的生岩石。桥墩中空,成凹形,两旁形成坚实的石壁。每座桥墩两壁之间凹空处横穿着五六根粗如牛身的横梁,按次序和尺度摆成梯子形状,把每条粗壮的柳条在每根横梁上绕上一圈,以使索桥紧张有力,不会因本身的巨大重量而松驰下垂。但不论拉得多么紧,它总是要松成弓形,越往中间越低,越往两边越高,只要风力稍微大一些,就会来回摆动。
放上三根粗实的柳索作桥面,另外两根用作两侧的桥栏。作桥面的柳索上面,依次横铺着粗如手臂的细木,形成大笸箩的样子,宽度与桥一样,放置细木是为了保护柳索,以防很快断裂,铺好后跟柳索紧紧绑在一起,细木上再依次铺放捆好的树枝,这是为了牲畜蹄子有处落脚,不致滑倒。从下面当桥面的柳索到上面当桥栏的柳索之间,交叉地编上许多树枝和细木棍,捆绑结实,形成与桥同样长度的护栏,这样人行畜走就安全无虞了。
阿普里马克河大桥是印加帝国中所有桥中最长的,约有二百步长。为了使大桥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所有桥梁每年必须翻修,由附近各省派专人出工出料。
桥头两边各有一个桥头堡,是供守护大桥的人居住的。里面有守桥人的住处,还有一个粮仓。粮仓里装满了玉米。因为每个要从桥上通过的人都要向守桥的人交上两碗玉米作为过桥费。因为见到基多大军的到来,守桥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而索桥既没有被烧掉,也没有被毁坏。
查尔库奇马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了索桥前,朝着桥对面望了一会,看对面的山上闪着夕阳的光亮,十分地静谧安详,就命令一支精锐小队过桥。因为索桥的载重量有限,过桥必须要一个人一个人地通过,而且索桥在空中摇晃得非常地厉害,但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却跟走平路一样,很快就走到了桥对面。统领让传令兵呼喊着让过桥的士兵到附近的山上察看有没有印加人埋伏在附近。过桥的士兵在附近看了好一会,回话说没有印加人的伏兵。于是,查尔库奇马就命令士兵们从桥上过河,然后占据河对岸的码头,好通过木排和木筏组织士兵进行渡河。
这些基多士兵因为常年作战,对造船渡河之类的事情非常在行。他们从河岸边砍下一根根树干,砍去枝叶,用很结实的藤蔓将树干捆在一起,就做成了木排或是木筏。木筏由五根或七根长圆木捆扎在一起组成,中间一根最长,紧挨的两根短一些,往外的再短一些,最外边的最短。这样船头不是平的,可以更好地劈水前进。船尾与船头相同。再捆上两根绳子,用来把木筏拖过河面。因为没有人撑筏子,要靠一根很粗很长的大绳固定在两岸的大树上或是石柱上,人们站在木筏上拉着那根横贯南北的绳子就可以来回过河了。
但是,河面很宽,水急浪高,这样来回过河不但危险,而且,每次运载的人数也是非常有限。一旦印加军队打了过来,两岸之间的基多人只能是隔岸相观,却无法相救。为此,查尔库奇马要士兵们做了几十个木排,并用很结实的绳子或藤条把这些木排串联起来。这样整个木排就成了一座水面上的浮桥,就能使大军源源不断地从桥面上通过。
此时,已是深夜黎明时分,河风凛洌,月色微明,整个渡口被数千只火把照得一片明亮。渡河大军紧张有序,一派繁忙。查尔库奇马的部队已经按连按营地开始踏着摇摇晃晃的木排过河。如果此时,印加人只要杀来一支数千人的队伍,都会给基多人以沉重的打击。但是,印加人早已放弃了这个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放上三根粗实的柳索作桥面,另外两根用作两侧的桥栏。作桥面的柳索上面,依次横铺着粗如手臂的细木,形成大笸箩的样子,宽度与桥一样,放置细木是为了保护柳索,以防很快断裂,铺好后跟柳索紧紧绑在一起,细木上再依次铺放捆好的树枝,这是为了牲畜蹄子有处落脚,不致滑倒。从下面当桥面的柳索到上面当桥栏的柳索之间,交叉地编上许多树枝和细木棍,捆绑结实,形成与桥同样长度的护栏,这样人行畜走就安全无虞了。
阿普里马克河大桥是印加帝国中所有桥中最长的,约有二百步长。为了使大桥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所有桥梁每年必须翻修,由附近各省派专人出工出料。
桥头两边各有一个桥头堡,是供守护大桥的人居住的。里面有守桥人的住处,还有一个粮仓。粮仓里装满了玉米。因为每个要从桥上通过的人都要向守桥的人交上两碗玉米作为过桥费。因为见到基多大军的到来,守桥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而索桥既没有被烧掉,也没有被毁坏。
查尔库奇马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了索桥前,朝着桥对面望了一会,看对面的山上闪着夕阳的光亮,十分地静谧安详,就命令一支精锐小队过桥。因为索桥的载重量有限,过桥必须要一个人一个人地通过,而且索桥在空中摇晃得非常地厉害,但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却跟走平路一样,很快就走到了桥对面。统领让传令兵呼喊着让过桥的士兵到附近的山上察看有没有印加人埋伏在附近。过桥的士兵在附近看了好一会,回话说没有印加人的伏兵。于是,查尔库奇马就命令士兵们从桥上过河,然后占据河对岸的码头,好通过木排和木筏组织士兵进行渡河。
这些基多士兵因为常年作战,对造船渡河之类的事情非常在行。他们从河岸边砍下一根根树干,砍去枝叶,用很结实的藤蔓将树干捆在一起,就做成了木排或是木筏。木筏由五根或七根长圆木捆扎在一起组成,中间一根最长,紧挨的两根短一些,往外的再短一些,最外边的最短。这样船头不是平的,可以更好地劈水前进。船尾与船头相同。再捆上两根绳子,用来把木筏拖过河面。因为没有人撑筏子,要靠一根很粗很长的大绳固定在两岸的大树上或是石柱上,人们站在木筏上拉着那根横贯南北的绳子就可以来回过河了。
但是,河面很宽,水急浪高,这样来回过河不但危险,而且,每次运载的人数也是非常有限。一旦印加军队打了过来,两岸之间的基多人只能是隔岸相观,却无法相救。为此,查尔库奇马要士兵们做了几十个木排,并用很结实的绳子或藤条把这些木排串联起来。这样整个木排就成了一座水面上的浮桥,就能使大军源源不断地从桥面上通过。
此时,已是深夜黎明时分,河风凛洌,月色微明,整个渡口被数千只火把照得一片明亮。渡河大军紧张有序,一派繁忙。查尔库奇马的部队已经按连按营地开始踏着摇摇晃晃的木排过河。如果此时,印加人只要杀来一支数千人的队伍,都会给基多人以沉重的打击。但是,印加人早已放弃了这个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