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巨大的城市。
它叫东京,正名开封府,后来又叫汴京,或叫汴梁。
广阔的护城河,宽大的街道,数不清的摊子,看不完的人。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的超级大城。
城中处处是热闹的街市,商业行为空前发达,在中国古史上是空前也是绝后的。
街市中耸立着一间楼高两层的酒楼,即使在大白天也坐满了客人。
酒楼的大门很宽阔,屋顶上方还搭了高高的牌楼,让酒客打老远就能望见,“平安楼”三个大字挂在门边,可谓名副其实。
的确,自三十多年前“平安楼”开张,就从未有不愉快的事件发生过,确实是个很平安的地方,因为无论多暴躁的客人,只要一进此楼,什么火气都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当年创业的人──也就是现在老板的父亲──对风水甚有研究,茶楼中的每一件摆饰,方位都是经过设计的,即使是屋梁雕刻的图案,也是挑选过的。所以无论戾气杀气凶气邪气,进了来都是一团和气。
茶楼二楼靠栏杆之处,坐了一位公子哥儿,正一面品茗,一面望着街上市集中攒动的人头。
他望见了两件很有趣的事。
“书儿,书儿。”他的眼睛没有移动,一手挥动招呼他的小仆。
“来了,少爷。”是一名大约十五、六岁的孩子。
“看看那是什么。”公子哥儿指向街上。
人头挤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块布条,写着秀气如行云流水的大字:“占卜算命.奇难杂症”,竹竿上还系着两颗铜铃子。
“只是一般江湖术士,少爷。”书儿道。
“我知道,”公子哥儿道:“但他动也不动一下。”
拥挤的人潮似乎不能使这名术士移动一下,由楼上望下去,他就有如大河中的一个孤滩。
“他扎的马步很稳。”书儿道。
“再看看那儿的旗竿。”公子哥儿喝了一口浓浓的茶。
茶楼对面有家小酒铺,买酒的人却不少于平安楼,酒铺前还立了一根粗大的旗竿跟平安楼互别苗头,旗竿上挂了一条滚红边蓝面的大布,上书“忘忧铺”三个浑厚的欧体大字。
奇的是,旗竿上蹲着一个人。
是蹲着的人。
那位站在街上的“江湖术士”,就是正在望着蹲在旗竿上的人。
公子哥儿俯望着忘忧铺,搜索它客人络绎不绝的原因,见它门外立了个木牌写了“翠羽楼脚店”,公子不觉“哦”了一声,呢喃道:“难怪,难怪。”
远在城门那家“翠羽楼”,刚在今年的品酒大会中夺冠,忘忧铺虽然不像平安楼是家有政府牌照自行酿酒的“正店”,可他只消书明是“翠羽楼脚店”,就足于把酒客引进来了。
公子向书儿招手,指了指伙计。
“小二。”书儿马上叫店中的伙计过来。
“啥事,客官?”小二很快嘻皮笑脸,肩上搭着块抹布,半走半跳地来了。
“那蹲在旗竿上的人是谁,你知道吗?”书儿问道。
“抱歉,不知道是谁,”店小二笑着说:“不过他蹲在那里有好几天了。”
“多久?”公子哥儿说话了。
“哦,原来是余公子您,”店小二笑意更浓了:“有四天了。”
“四天很久了,”余公子道:“一天也没有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它叫东京,正名开封府,后来又叫汴京,或叫汴梁。
广阔的护城河,宽大的街道,数不清的摊子,看不完的人。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的超级大城。
城中处处是热闹的街市,商业行为空前发达,在中国古史上是空前也是绝后的。
街市中耸立着一间楼高两层的酒楼,即使在大白天也坐满了客人。
酒楼的大门很宽阔,屋顶上方还搭了高高的牌楼,让酒客打老远就能望见,“平安楼”三个大字挂在门边,可谓名副其实。
的确,自三十多年前“平安楼”开张,就从未有不愉快的事件发生过,确实是个很平安的地方,因为无论多暴躁的客人,只要一进此楼,什么火气都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当年创业的人──也就是现在老板的父亲──对风水甚有研究,茶楼中的每一件摆饰,方位都是经过设计的,即使是屋梁雕刻的图案,也是挑选过的。所以无论戾气杀气凶气邪气,进了来都是一团和气。
茶楼二楼靠栏杆之处,坐了一位公子哥儿,正一面品茗,一面望着街上市集中攒动的人头。
他望见了两件很有趣的事。
“书儿,书儿。”他的眼睛没有移动,一手挥动招呼他的小仆。
“来了,少爷。”是一名大约十五、六岁的孩子。
“看看那是什么。”公子哥儿指向街上。
人头挤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块布条,写着秀气如行云流水的大字:“占卜算命.奇难杂症”,竹竿上还系着两颗铜铃子。
“只是一般江湖术士,少爷。”书儿道。
“我知道,”公子哥儿道:“但他动也不动一下。”
拥挤的人潮似乎不能使这名术士移动一下,由楼上望下去,他就有如大河中的一个孤滩。
“他扎的马步很稳。”书儿道。
“再看看那儿的旗竿。”公子哥儿喝了一口浓浓的茶。
茶楼对面有家小酒铺,买酒的人却不少于平安楼,酒铺前还立了一根粗大的旗竿跟平安楼互别苗头,旗竿上挂了一条滚红边蓝面的大布,上书“忘忧铺”三个浑厚的欧体大字。
奇的是,旗竿上蹲着一个人。
是蹲着的人。
那位站在街上的“江湖术士”,就是正在望着蹲在旗竿上的人。
公子哥儿俯望着忘忧铺,搜索它客人络绎不绝的原因,见它门外立了个木牌写了“翠羽楼脚店”,公子不觉“哦”了一声,呢喃道:“难怪,难怪。”
远在城门那家“翠羽楼”,刚在今年的品酒大会中夺冠,忘忧铺虽然不像平安楼是家有政府牌照自行酿酒的“正店”,可他只消书明是“翠羽楼脚店”,就足于把酒客引进来了。
公子向书儿招手,指了指伙计。
“小二。”书儿马上叫店中的伙计过来。
“啥事,客官?”小二很快嘻皮笑脸,肩上搭着块抹布,半走半跳地来了。
“那蹲在旗竿上的人是谁,你知道吗?”书儿问道。
“抱歉,不知道是谁,”店小二笑着说:“不过他蹲在那里有好几天了。”
“多久?”公子哥儿说话了。
“哦,原来是余公子您,”店小二笑意更浓了:“有四天了。”
“四天很久了,”余公子道:“一天也没有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