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五章科举盛况-第3/3页

加入书签
冉氏有些不情愿,致远斋中经书有五六千本,公爹张嘴就送出,大半年的收益便投到了水里。孔鲜和孔苗两兄妹大力赞同,等杨安玄散衙回来,杨安玄自然愿意,还提议让印刷工加工赶制,尽量多送些出去。不过每人暂只许领一册,相互可以交换着抄录。

发放书籍的地方在学宫,闻讯而来的学子们在大成殿前排

起长长的队伍,那些先行领到书籍的学子眉开眼笑地边走边看,与身边好友商量着互相抄录。

傅容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他是江州鄱阳郡余汗人,是襄阳西市一家商铺的典计,得知襄阳科举的消息,当即决定参加考试,若能被取中,哪怕只做一名吏员,也远胜过典计。不过,傅容听说前来应试的人超过了八千,这么多人应试,傅容实在没有信心。

杜强来自成都府,他原本是毛璩治下的一名书吏,谯纵夺取成都后被任为越岑嶲郡会无县的县丞,朱龄石与檀道济将益州一分为二,杜强感受到雍军的强大,得知襄阳科举,思之再三决定前来一试。虽然自己已是名小官,但杜强敏锐地感觉到,通过科举考中的授官将来一定前程远大,远胜过自己在县丞的位置上熬资历。

和杜强一样心思的还有那位樊城议生魏宗,如今已是循行魏宗也认为通过科举能更好地改变命运,八千多应试的考生中有近百名低级的官吏。

杨安玄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他身边的书令史余应也在老师孔鲜的鼓励下前去应试了,余应向杨安玄禀报时称,愿与所学与天下士子一决高下。

八千余人应试的盛况,牵动着天下所有人的心,不说雍公治下,便是建康城中司马德文、刘裕、王谢等门阀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襄阳科举,魏主拓跋嗣也与座下八公多次谈论科举之事。

或欢欣,或期盼,或彷徨,或恐惧,无数人在等待着十月八日考试的到来。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