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国宝伏诛-第3/4页

加入书签
    王恭起兵,京口城关闭,北府军截断往来道路,朝庭对京口的情况所知不多,杨安玄的这封信对司马道子来说十分重要。

    “……王刺史命司马刘牢之率军五千,驻在江乘,以观朝庭动静……微臣率巡江营五百军士守卫长江,绝不放北府水师沿江西向,纵粉身碎骨、战至一兵一卒,亦要报答大王厚恩……”

    司马道子叹息道:“板荡识忠臣,杨安玄真乃孤之子龙也。若京中诸将皆似杨安玄,孤又何惧王恭。”

    一旁侍立的司马元显也有几分感动,这个杨安玄倒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比起那些派到竹里的戍军,强出百倍。

    接着往下看,杨安玄分析了王恭出兵的目的,认为只要处治了王国宝和王绪两人,王恭自会听命退兵。

    司马道子看完信,沉吟片刻问道:“元显,你认为杨安玄的分析可信否?”

    司马元显道:“左卫军桓修驻在京口,派人送信说王恭并未尽起北府军,刘牢之驻军在江乘,没有往前,杨安玄的分析有几分道理。”

    司马道子伸手抚须,烛光在眼中跳跃不定,心却安定了不少。王恭既无反意,自己倒不用惊惶失措,且等下几日,待情形分明后再做决定。

    …………

    四月十五日。

    经过一夜苦思,王国宝觉得王珣所说有些道理,来到尚书省写奏疏,自陈罪过,解职诣阙待罪。

    王国宝心存侥幸,他曾因奔丧不发遭御史中丞褚粲弹劾被朝庭降罪、酒后掷物袭击尚书左丞祖台之而被免官,后来都重新起复,而且官越做越大。

    只要自己讨好了会稽王,就算暂时解职又如何?有会稽王在,自己怎么可能会是曹爽。

    奏章送进东堂,王国宝满心期待着会稽王会以朝庭的名义慰谕,结果一天过去,宫中居然毫无动静。

    王国宝大为惊恐,莫非自己失却了会稽王的恩宠,若果真如此便是授刀于人了。

    恍恍惚惚回到住处,王绪气急败坏地闯了进来,开口责道:“阿兄,愚听说你写了辞官奏疏,诣阙待罪。”

    王国宝强打精神,道:“愚觉得王珣说得有理,只要大王对愚恩宠,过些时日愚仍能起复。”

    “糊涂啊”,王绪痛心疾首地呼道:“今时不同往日,王恭陈兵于外,阿兄若自解兵权,岂不是授人以柄,把性命交于他人之手。”

    王国宝因为没得到朝庭慰谕早已是心惊胆颤,被王绪提醒,惊问道:“该如何挽回?”

    王绪一屁股坐下,转着眼珠想了想道:“朝庭可以明旨颁下?”

    王国宝摇头道:“奏疏入宫,毫无动静,大王居然没派人抚慰。愚现在也深悔过于冲动。”

    王绪略松了口气,道:“万幸。阿兄明日一早便前往尚书省,就说天子有诏,命阿兄官复原职,执掌京中兵权。阿兄调动中军和东宫兵马,安插亲信统军,将京城控制在手中,有数万兵马在,王恭攻不进城来。退一万步说,即便城破也可携了天子、大王南下吴越。”

    王国宝左思右想,道:“事已至此,也只好行险一搏了。”

    四月十六日一大早,王国宝就出现在尚书省,召集尚书省众官道:“昨夜天子诏示,命愚官复原职,执掌京中兵马,平定叛逆。尔等各安其职,等平逆之后自有封赏。”

    西堂,司马道子接到奏报,勃然大怒,原本还有些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处置王国宝,此事正好顺水推舟。

    司马道子喝骂道:“王国宝好大胆,居然敢诈传诏命。命谯王率人收捕王国宝、王绪,押付延尉关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