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舌战长安真名士

加入书签


    ??  李守贞眼睛一转,马上明白自己差一点让杨薇之给绕进去!

    他可从来没有接受过南唐的策封,也没说承认过关中土地是南唐的领土!甚至他还自诩李唐后代呢!

    可是,这杨薇之上来就把他定位于大唐臣属,虽然是可以上凌烟阁的开国功臣之属,但毕竟是下属啊!

    杨薇之也不介意田壮的态度,而是盯着李守贞的眼睛:“王爷,您心知肚明,现在四面楚歌,咱们没有时间再在此纠结于名份这东西!说实话,如果把您换成我,我立即向大唐称臣,将这块土地重新定位于大唐故土,相信吐蕃人、党项人,甚至辽人都要顾忌三分!”

    李守贞终于反应过来了,他微微挪动身体,一指旁边的绣墩:“坐吧!早就听说杨先生是六殿下手下最得力的谋臣,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反响!”

    几个文臣陆续到来,大家开始寒喧起来,渐渐把紧张严肃的气氛化淡。

    杨薇之似乎没有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和田壮等人有一搭没一句的闲扯着。

    他忽然皱眉:“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各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咱们何不各自赋诗一首,以壮春色?”

    田壮心生警惕:杨薇之来的目的不问自明,就是想由南唐接收李守贞的势力对抗辽、周,重新将关中地区纳入大唐版图!

    现在,杨薇之不舌战群儒说服李守贞,竟然要和大家玩什么诗词歌赋,是何用意?

    他一拱手:“我生性钝讷,先来一首,免得好境界让你们都抢先了,我无诗可赋就麻烦了!”

    听着田壮的诗词,杨薇之脸色有些微动,又听了数名李守贞手下幕僚的诗词,他的脸色有些青了!

    不仅李守贞看出了不对,连侧身观察李守贞表情的田壮都感觉到了杨薇之的异常:他有些生气?为什么生气呢?

    吟诗作对而已,何至于生气?

    难道他因为做不出更好的诗词而愠怒?

    杨薇之不等田壮发问,直接站起来拱手道:“春天的诗有很多,怀旧、写景、抒怀、送别等等。可以说,大能囊括天下,小能包含私情,无不所包,题材极广。但我听各位之诗,都是伤春悲秋之作。除了田大人的诗还算有些自强之意,其他人都沉湎于低沉之情,所以我很害怕!”

    很害怕?

    一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在看不起李守贞及手下之人——现在山雨欲来,长安城内外都弥漫着悲观情绪,难免在诗词中有所流露,一下子就让杨薇之看出来了!

    一个青袍官员微微怒嗔:“听这意思,杨博士有名诗可提振士气?读来我听听!”

    另一紫袍官员站在田壮下手,身份不低。他也怒道:“不要夸口!久闻南唐李煜小儿诗词一绝,想必你这手下也擅长这个吧?”

    杨薇之也不管二人挖苦,轻轻转身,用手抚了一下那朵大黄花,开口大声道:“我本人无才,难有绝世之词。但六殿下英姿,特地为我北行写词一首以壮声色,我与各位共享!”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杨薇之的吟诵,让所有人面无血色。

    不仅惊叹于这首词的豪迈和大气,更惊叹于其中的意味:什么叫“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分明就是在点明将来关中战事的情况啊!

    以步骑迎战铁骑,他李煜亲自上过战场,大败过辽人,当然“轻胜马”,当然不怕!

    “莫听穿林打叶声”看似写春雨之景,实际在点明他不会管周围的各种议论、各种杂音,一如继往地推进自己的理想!

    最后点的那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分明就是有天下之志啊:什么时候才会回金陵城呢?整个关中平定,再无一丝波澜起伏,他才归去!

    可是,如果让这样一位胸怀天下的英雄占了关中之地,还会归去吗?恐怕再归去时,已经是天下在握了吧?

    李守贞没有手下众文臣分析得这般透彻,但他也隐隐觉得,杨薇之所诵的这首词,磅礴大气,有着雄壮之感,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