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西游一记载天机

加入书签


    李丛嘉有些呆滞:自己最快的第一笔收入就指着《西游记》的印刷呢?两个老工匠夜以继日,泥活字已经初步成型,使用几百次毫无问题了!

    近几日,李丛嘉准备抓几个可靠的穷学生,专业制泥活字。可是,万事俱备,怎么自己剽窃的大作不能发表啦?

    三人站在一处无人的深沟旁边,李丛嘉盯着黄衣的冯四娘:“怎么个情况?难道有什么忌讳之事不能提?”

    冯四娘一笑:“说起来这事和我爹有关!”

    李丛嘉轻轻扭着手腕,半伏地面,单手做着俯卧撑,听着二女轮番讲述,他的脸色一点点变绿。

    原来,冯四娘听周娥皇讲了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段,感觉十分解气好笑,就和自己的姐妹们说笑,结果让冯延巳听到。他开始没当回事,后来听说是李丛嘉所讲,顿时眉头大皱。

    他认为,玉帝实际上暗示着皇帝陛下,胆敢有臣下造反大闹金殿,还杀不死,只能镇压,又被救出去修成正果,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旦宣扬,恐怕对大唐有影响。

    而且唐三藏是贞观年间的名僧,用他写入故事,能不能引起佛门的极大反应?

    他通过冯四娘提醒李丛嘉,不要小视天下的僧侣和道人,更不能忽视皇权对自身利益的全力维护。万一陛下因此发了火,李丛嘉的“兴唐学院”恐怕会泡汤!

    李丛嘉在心头暗暗腹诽:什么时候冯延巳这么好心啦?莫非他真有意与自己结亲?即便如此,他也不会愿意“兴唐学院”压过太学独领风骚的!

    昨日在太学二人的交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那么他的用意就要深思量了!

    周娥皇见李丛嘉只运动不说话,轻笑一声:“我问过我爹,他说冯叔叔的话不能不考虑,但也不用太害怕!他建议你先写几章给皇后娘娘和陛下看看,如果他们没意见的话……”

    姜还是老的辣!如果自己父皇老子都不担心,大臣们操心有什么用啊?

    想到这儿,他开心一笑:“两位老大人真是忠厚之言,我一定向父皇讲述,然后询问他们的意见!毕竟这是弘扬佛、道两法的一部著作……”

    冯四娘翻了一个白眼:“你书中光宣扬佛法了,对道法哪儿宣扬了?甚至有故意贬低的意思呢!以我之见,需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大改!我基本有一个思路,要是有空的话,你帮我俩再充实一下?”

    三人进了大院子,和一群老大娘坐一起,连吃边谈。一会儿间,连周围干活的老工匠都凑了过来,听李丛嘉、周娥皇、冯四娘三人研究着这个稀奇古怪的《西游记》。

    李丛嘉微然一笑,他心底里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自己这本书是给普通百姓看的,不仅是娱乐,更有引领民风的作用!不如把大唐兴盛之意融于全书,在百姓中传播一种胸怀天下的大一统思想,为将来出兵北伐做点舆论引导。

    想到这儿,他把故事的开篇,孙悟空出世后加上一段:傲来国猴王来听古,大唐美名四方扬

    这是原著中所没有的章节,因此李丛嘉完全是杜撰,显得极为艰难。幸好周围的老工匠们见识极广,两个小美女文学水平远胜于他,一点就透。把大唐仁德天下,四海臣服的圣景一一通过船工之口,在傲来国民间传诵。

    末了,李丛嘉又加上一段。大意是说,傲来国的这位船工,亲自见过大唐的天师袁天罡,这位天师预测一首诗,暗喻三百年后大唐末落,四分五裂。

    这位船工感觉盛唐美景如此湮灭太可惜。于是袁天罡又补了四句,预示天下将重新一统,大唐获得新生,真龙天子出自东南,龙气由北至南,再由南复北。

    李丛嘉三人都不会做这种民间谶语类的诗词,但是有人会啊!

    远方的小路上奔走如飞的,正是“疯颠道人”李平。他听了李丛嘉此段故事,上下打量李丛嘉许久,才道:“莫非你是神仙不成?还是那个袁天罡真做过此等预言?”

    李丛嘉奇道:“李道人,你一直神神秘秘,难道你以为我是瞎编的不成?这个故事是我在被人打了一棍之后,脑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的!他自称轩辕氏,还称金陵有龙气,被秦皇斩断后大唐初年已经恢复。太宗陛下用金物镇压,防止龙脉由北至南。取出此物,金陵龙脉几年就能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