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学文战遇尴尬

加入书签


    太学的气氛极为诡异,充满了严肃和压抑。

    走进大门,李丛嘉敏锐感觉到所有人都低着头,似乎无精打采。赵普正和两个青衫书生握着黄卷,似乎在苦读。

    但李丛嘉何许人也,只是稍一细瞧,就断定他们心思根本没在书上!

    这是怎么了?

    他正要去问赵普,旁边一个年轻书生微微一笑:“六殿下来了?可有什么佳作读来让我等赏析一下?”

    这人正是李圭,文学成就极高,算是李煜的主要“对手”,一直对他在江畔那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江》不服气。

    李丛嘉用手指周围:“大家这是咋的了?难道韩教授让人给送回和州去了?”

    “不是!要是那样的话,大家也能松口气!可是,朝堂中的那些老家伙们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竟然直接将大部分有才华的教授都抽去关在萤华殿中,说要编撰什么书?可是现在咱们就要文战吴越国,没有了徐教授和韩教授等人,咱们怎么能敌得过那丁延赞、庞斌、雷小雨等吴越名家!”

    一时间,众学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

    李丛嘉也愣住了:朝堂上这些老大人在唱哪儿出戏啊!再怎么说,与吴越国文战牵涉到脸面,多大的事情不能等过了这一关再说啊!

    “哪一天比试啊?没准到时候徐教授他们都被放出来了?”李丛嘉猜测着。

    “不可能的!我老子已经打听过了,他们至少得半个月时间!这不,刚刚送来的自学题目,由徐铉亲自草拟的,由助教们执行,他回来要考核的!”华胥扔给李丛嘉一张单子。

    上面足足罗列了数十本书,详细标明了背诵和撰写文章的内容。如果这些都要完成,恐怕得两三个月!看来,这些老教授们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回来!

    他们究竟在干吗?

    猜测中,人群有些骚动。李丛嘉放眼望去,太学门外,一架吴越国装饰风格的轻车落下,高大的辕马明显是北方之骑,体格健壮。

    御车之人重眉大眼,一幅威武的样子。他轻轻从车上扶下一老者,站在太学门外高声道:“徐铉可在?雷小雨雷大人来访啦!”

    雷小雨?湖州的雷家之人?据说一门六代为官,是晚唐以来的收藏大家!家中曾是宣州著名制笔行家,以制笔为业,传有雷氏制笔八法。虽然此时湖笔尚不著名,但在吴越民间应用却也广泛!

    太学之内,除了数十个助教在,只剩下几个研究其他科目的老教授,饱学之士都应召入宫了。一时间竟然无人应答。

    雷小雨再问,还是无言以对。

    那壮汉有些急了,声如闷雷:“难道伪唐太学之中,都是伪士吗?”

    这话说得极损。如果再无人回答,恐怕就让人抓到话柄了:以后南唐会被称为伪唐,南唐学子会被称为伪士!

    可是,这话如何回答?说轻了,恐怕显不出威风,倒损了威名;说重了,万一对方出点难题,如何做答?

    李丛嘉环顾周围,一直希望有一位杰出的饱学之士站出来——周围的学子中,可不乏三十多岁的学生!他们学问极深,平日里高谈阔论,现在却一声不出!

    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根本就不是南唐的,与人家无关,看看热闹就好!另一部分人,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恐怕就心有偏机,准备借此搞事情了!

    李丛嘉无奈向门外走去,边走边拱手道:“雷长者到此,让大唐太学生光!我是大唐六皇子李煜,也是太学的学生!诸位太学教授,被父皇召进宫中应诏,不久将归!不知道雷长老到此……”

    雷小雨愣了一下:徐铉、韩熙载等人不在?不是他们鼓捣学生去吴越国使臣所在的鸿胪寺捣乱的吗?怎么自己来应战,他们倒没了影子?

    莫非唐主不愿意挑起两国争执?那他究竟意欲何为?是想放长线钓大鱼,一举灭了吴越国?还是有意染指中原,逐鹿江北?

    不愧是吴越国老谋臣、老学究,一瞬间脑袋转了七八十转,浮现出数十种可能!

    李丛嘉此时已经到了门口,与雷小雨见礼罢,请他入院坐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