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鸡犬升天-第2/4页

加入书签
    一句吕伴读让崇祯突然想起了当初在潜邸的时候,吕汉强作为自己伴读的时光,清冷的书房,在从窗户****进来的阳光里,两个人默默的读着自己感兴趣的书,而每次自己疑惑,没有老师请教的时候,就要和吕汉强探讨一下,而每次得到吕汉强的解释都是那么莫名其妙,是的,当时感觉就是莫名其妙,因为他的解释根本就和自己自习时候看到历史书上的解释不同,而再往前推的时候,就想起了那次吕汉强暴揍自己的场景,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的就揉了揉自己的肩膀,似乎那拳头打在自己身上的痛还没消散,但他想到的更是当时吕汉强的话,是啊,这时候想起那时候吕汉强说的话,竟然是那样披肝沥胆,那样的直指自己的心扉,看样子,自己的确是错怪了吕汉强,自己真的是辜负了吕汉强的一番苦心。

    想到这里,崇祯亲自捡起地上被自己扫落的奏折,开始按照秩序一点点摞好,就又躺在那里开始慢慢的阅读。

    看一份轻轻的摇头,再看一份小声的嘀咕:“一个河南的人都能在这里分润功劳,也亏的他们的脸皮。”

    再看看,不由失笑出声:“一个老乡宦,竟然也大呼杀贼,早干什么去了,真要是这样,那还能让天下情形汹汹如此?”

    再看一份的时候,才略微舒展了下眉头:“这个倒是实际情况。”曹化淳偷眼看去,却是一份为皇家商行情报司请功的,然后将他放在了一边,再拿起一份,略微思量了一下,又小声嘀咕:“工部调集军械,也在情理。”

    再拿起一份,突然哈的一声:“怎么连户部王侍郎都出现在了请功的奏报里,我似乎知道王侍郎成天的站在朝堂上,和那帮可恶的东林打擂台,压根就没说过山西一点事,怎么东林不记恨他啦?”

    但捏着这份奏折呆愣了半天,最终长叹一声:“吕伴读的良苦用心,似乎在这里就体现了吧,东林也开始为孤臣请功了,这算不算朝堂的一种和解?”

    再次看到一个奏折,崇祯不由得再次邹起了眉头,捏着奏折很久,然后问曹化淳,这次不是问王承恩,因此曹化淳狂喜,王承恩惨叫。

    崇祯就肉疼的问道:“曹大伴,五台县令以这次征讨两座山寨,征发当地义勇为名,第一说是消耗了今年的秋税,第二,作为奖励军功,恳请减免当地明年的税负,你看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曹化淳刚刚在地方起来,知道地方的苦楚,因此叩头大声道:“准。”

    崇祯就继续捏着这份奏折,犹豫半天才心有不甘的道:“如果此例一开,那是不是就影响了国库收入?”

    曹化淳忙往前跪爬半步再次启奏道:“万岁,一县钱粮税负不过区区,就按照这次战功是真的算,一个首级按照国朝规定,那便是五两银子一个,五台县上报三千八百级,这个我敢肯定绝对没有杀良冒功的成分,因为有吕伴读在那,因此我们就要给他们奖赏真金白银一万九千两白银,也不过是一个下县半年的税负,而只要一地剿灭了杆子,那所费也不过区区,而不这样,都要等待官军进剿,所费何止千万?万岁睿智,正可用这次的实例告诉全天下的官僚,凭借一地的力量,剿灭当地的杆子流寇,我就可以让出两年的赋税给你,给你一定升迁,那时候,不是靡费,而是省钱啊万岁。”

    崇祯眼睛一亮,想了想,在心中有计算了一下,还的确是这个事情,官军一出,不要说胜败,单是开拔的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战胜有军功有人头,战败有抚恤有损伤,更何况每次官军出击,不久就会有地方官员上书弹劾官军扰民,闹得不可开交,这也就是为什么各级地方官,宁肯杆子流寇荼毒地方也不要官军进剿,因为杆子荼毒还是其次,而一旦官军进入,不但大笔费用负担,其所造成的损失更比杆子流寇坏上百倍。

    想到这,更觉得曹化淳的说法是对的,一个县两年的赋税便能换来一地安定,第三年就应该缴纳更多的赋税,而一旦大家都这么做了,岂不不久就会国泰民安?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全身心的对付后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