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转移,夕阳西斜。角楼前,刘基与白景亮并肩而立,沐浴着夕阳的余辉。
白景亮指着远处:“前面就椒江,方寇若从海上来袭,可溯江而上,直达台州城下,中间无任何阻隔。”
“嗯,”刘基点零头,“这城墙就是唯有的一道屏障了。”
白景亮遗憾地:“可这唯有的一道屏障,城也不高,池也不深,若方寇重兵来袭,着实堪忧呀。”
“胜败之数非在城高、池深,”刘基,“孟子有云,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刘大人所言极是,”白景亮,“澄江之役后,台州水师虽散,好在民心未散,所以方寇未敢轻易前来袭扰。”
刘基:“民心固,远胜于城之固。”
白景亮点头:“嗯。”
城内传来了悠扬的钟声。刘基回身望去,只见殿宇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柏郑
“前方莫非就是宁寺?”刘基指前方的殿宇问。
“正是,”白景亮,“方才钟声正来自那里。”
“宁寺住持,可是舜田法师?”刘基问。
“正是,”白景亮问,“刘大人也与舜田法师相识?”
刘基:“曾有过一面之交。”
白景亮:“既如此,你我就同去讨杯茶喝,如何?”
刘基:“我正有此意。”
刘基、白景亮下了城墙,来到宁寺舜田法师禅院门前,舜田法师急忙迎了出来。
“阿弥陀佛,”舜田法师深施一礼,“二位大人枉驾,贫僧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白景亮上前还礼:“皆是故交,法师不必客气。”
“皆是故交?”舜田法师有些不解,他指着刘基问,“敢问……这位大人是……”
“这位大人……”白景亮看了看刘基,笑着,“你自称与法师相识,可法师见你却眼生,呵呵……”
舜田法师忽然像想起什么,急忙:“噢,……莫非是刘伯温大人?”
白景亮笑着:“正是,正是。”
“昔日曾与刘大人机缘相识,甚觉有幸,常思再蒙教诲。”舜田法师,“前两日听刘大人来台州,贫僧正想前去拜望,不想刘大人屈尊先至,失礼,失礼。”
“法师客气。”刘基,“我二人在城上闻听钟声,便循声来到宝刹,一来讨杯茶喝,二来拜访故友。”
“哦,”舜田法师,“快请,快请,二位大冉禅房一叙。”
三人走进禅房,落座,沙弥上茶。
白景亮端起茶碗,品上一口,称赞:“好茶,好茶!”
舜田法师:“寺院自烹之粗茶,贫僧名之曰‘佛前’,不知可合二位大人口味。”
“佛前?”刘基品了一口,,“好茶,好茶,名颇具禅意,香亦不同凡俗。”
“呵呵。”舜田法师笑道,“看来,二位大人,公务劳碌,真的是口渴了,一杯粗茶,这般赞誉。”
刘基、白景亮互相看了看,大笑:“呵呵呵呵。”
刘基忽然发现旁边案上放一幅刚画好的屏幅,起身上前观看。白景亮、舜田法师也围了过来。
刘基:“世人皆曰王元章(注:王冕,字元章)之梅图下一绝,观法师此梅屏,丝毫不逊于‘梅花屋主’(注:王冕号梅花屋主)。”
“刘大人之誉,贫僧如何能担的起,”舜田法师,“贫僧不过是修习之余随性涂抹几笔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