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清楚这种情况,他还在奏折中打了比喻,如果将反贼李正坤的十万之众看成是一支射向朝廷的利箭,则他所统领的三十万兵,便是挡在这支利箭之前的护盾。他自信能将利箭挡得住,纵使老不悯,挡不住这支箭,则箭穿护盾之后,也早失锐利和气势,成为强驽之末,不能穿缟素。
鉴于这种情况,樊定釜请求朝廷立即调派重兵,守在黄背山后面的关隘、城池之中,一来确保中土万无一失,二来如果贼兵真能突破金池关,剩下少量残兵翻过黄背山,则朝廷军队便可以顺手轻松扫灭残贼;如果贼首李正坤还没倒在金池关,此时便能活捉之,槛送京城,以正王法。
这便是他向阴廷献的计策。
阴子收到奏书,命国师和蒋王研议。
二鬼觉得樊定釜所奏在理,奏请阴子准奏施行,阴子遂下诏从全阴各地调兵,充实黄背山后的数十座关隘和城池。
樊定釜得知,心中便吃了定心丸,遂放心大胆地跟李正坤在金池关拉锯对峙。呵呵。
在打打停停的对峙战中,樊定釜从不担心弹药消耗,因为洪震城兵工厂,离黄背山只有五百余里,位于后方,又道路平坦,运送弹药的马车只需两日便到,最慢不会超过三日,可五华山军的弹药补给则需运送一千五百多里,两相比较,孰快孰慢一目了然。
这便是樊定釜不怕跟李正坤对峙消耗的底气,并由此断定,李正坤之所以不断提出休战,便是因为弹药补给跟不上,不得不放慢战场节奏。
樊定釜是一个深谙用兵之道,老谋深算的鬼,既知李正坤的弱点,怎不加以利用,以打败对方,收复失关,居然老老实实遵守休战约定,岂非咄咄怪事?
樊定釜当然不是这样僵化之鬼,他又不是可笑的宋襄公,怎会被李正坤的把戏糊弄住呢。所谓兵不厌诈,樊定釜可是深得其中三味。
他前两次都答应了李正坤的休战请求,为的只是麻痹李正坤,使李正坤误以为黄背山军也需要借着停战之机来进行休整,从而为自己的下步计策做好铺垫。
在李正坤提出第三次休战时,樊定釜仍然一如既往地痛快答应,却暗中调集力量,整束弹药,准备在第四凌晨,对五华山军占据的第二道街垒发起突其不意的攻击,一举将五华山军赶下关去。
不得不,他的谋划当真阴险!
第四日凌晨,樊定釜在七大侍卫保护下,悄悄来到第三道街垒,要亲自指挥收复失地之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鉴于这种情况,樊定釜请求朝廷立即调派重兵,守在黄背山后面的关隘、城池之中,一来确保中土万无一失,二来如果贼兵真能突破金池关,剩下少量残兵翻过黄背山,则朝廷军队便可以顺手轻松扫灭残贼;如果贼首李正坤还没倒在金池关,此时便能活捉之,槛送京城,以正王法。
这便是他向阴廷献的计策。
阴子收到奏书,命国师和蒋王研议。
二鬼觉得樊定釜所奏在理,奏请阴子准奏施行,阴子遂下诏从全阴各地调兵,充实黄背山后的数十座关隘和城池。
樊定釜得知,心中便吃了定心丸,遂放心大胆地跟李正坤在金池关拉锯对峙。呵呵。
在打打停停的对峙战中,樊定釜从不担心弹药消耗,因为洪震城兵工厂,离黄背山只有五百余里,位于后方,又道路平坦,运送弹药的马车只需两日便到,最慢不会超过三日,可五华山军的弹药补给则需运送一千五百多里,两相比较,孰快孰慢一目了然。
这便是樊定釜不怕跟李正坤对峙消耗的底气,并由此断定,李正坤之所以不断提出休战,便是因为弹药补给跟不上,不得不放慢战场节奏。
樊定釜是一个深谙用兵之道,老谋深算的鬼,既知李正坤的弱点,怎不加以利用,以打败对方,收复失关,居然老老实实遵守休战约定,岂非咄咄怪事?
樊定釜当然不是这样僵化之鬼,他又不是可笑的宋襄公,怎会被李正坤的把戏糊弄住呢。所谓兵不厌诈,樊定釜可是深得其中三味。
他前两次都答应了李正坤的休战请求,为的只是麻痹李正坤,使李正坤误以为黄背山军也需要借着停战之机来进行休整,从而为自己的下步计策做好铺垫。
在李正坤提出第三次休战时,樊定釜仍然一如既往地痛快答应,却暗中调集力量,整束弹药,准备在第四凌晨,对五华山军占据的第二道街垒发起突其不意的攻击,一举将五华山军赶下关去。
不得不,他的谋划当真阴险!
第四日凌晨,樊定釜在七大侍卫保护下,悄悄来到第三道街垒,要亲自指挥收复失地之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