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千古一帝 焚书坑儒-第4/4页

加入书签
    丞相李斯当即反驳淳于越的提议,他说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夏商周三代,没有什么好效仿的,秦朝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商鞅变法,变法就是革新,若是一味学习古人,哪有今日的大秦。

    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统一思想,他提议焚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烧掉的书中,尚书记载的是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与秦始皇的观念格格不入。诗经中很多篇目都在称赞历代君王,是六国遗贵的精神寄托,秦始皇自然要将其打破,建立起以秦朝为中心的统一思想。

    所以,秦始皇焚书,焚烧的是六国的历史书和私人收藏的百家经义,医药种植之类的书并没有焚烧,而烧掉的诗、书,在咸阳是有备份的,真正将其一把火烧了的是项羽。

    其实“焚书”与汉武帝的“尊儒”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只不过儒学成为后世的官方学说,所有文人官吏都是儒家学子,自然要将秦始皇焚书的事大书特书,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评论区

    “我政哥好可怜,被人误会了两千年”

    “是被人抹黑吧。”

    秦朝的大臣窃窃私语,显然在争论焚书之事孰是孰非。秦始皇没有发话,他也不认为自己做错了,若是几年后,依旧人心不齐,怀念六国,他不介意再“焚书”一次。

    刘彻冷笑,某些人真是脸大,朕乃天子,朕即国家,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是朕选择了儒家,若是儒家达不到朕的要求,朕也可以换个学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