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盐碱地

加入书签


    赚钱的事儿,谁不愿意呢。

    只是现在李家坡面临着一个不大不的难题,那就是李家坡的地太少了。

    之前他们盘算过,包括中草药种植基地,虾塘鱼塘在内,李家坡大队不过就是一千四百多亩地。

    后边还要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增加鱼塘虾塘,建中草药烘干厂、酒厂、酱菜厂,这可都需要实打实的占地!

    还有一个,现在大队是需要给社员们批宅基地的。

    眼看着一帮大伙子就要结婚成家,现在李家坡人又有钱,都需要新的宅基地盖房子。

    可是这些占地了,种粮食的地就少了!

    李晋和一众大队班子成员愁的啊,简直要一把一把的掉头发。

    现在阳春三月,不到麦收时节,气暖和,人又不忙。

    和许多人家一样的想法,李向东是打算现在起房子的。

    他虽然还不到十八岁,但以他在李家坡的威望和地位,没有人会拿他的年龄事儿。

    李晋听儿子一这话,愁的直挠头。

    这可是自己亲儿子,而且给李家坡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薄待了谁也不能薄待他啊!

    “你看上哪块地了呢?”

    李晋还是先要问一下李向东的意见。

    李向东自然知道他爹在愁什么,这事儿,他早就想到了。

    “咱村在西北边不是有一片盐碱地吗?在那儿给我划一块儿就校”

    李晋大惊失色,“那咋成?盐碱地上盖房,房子可不延年!”

    老百姓盖房子,那是冲着一辈子去的。

    盐碱地会腐蚀红砖,木料,用不了多久,这些材料就都腐烂了,就是农民常的“翻碱”。

    另外,李家坡的盐碱地常年一片白花花的,种不了任何粮食蔬菜。

    连可以抗盐碱的高粱种上去都活不了,只是长着许多碱蓬草,等干枯了被社员们拉回家当柴火烧。

    李向东这几月没事儿就去盐碱地上晃悠,还采零刚冒出头的碱蓬菜嫩芽,回来包饺子吃。

    “爹,咱村这片盐碱地可不少吧,我估摸着怎么也得有两百多亩!”

    两百多亩地有多大呢?

    李向东测量过,这片盐碱地是块规整的长方形,宽100米,长1400多米!

    李晋心里有本账,很确切的出盐碱地的亩数,“这片盐碱地一共是四百三十亩,有两百三十亩是咱们村的,剩下的二百亩是观鱼台大队的!”

    起来,这也是笔烂账,这片地在几十年前本来是良田。

    后来有人用本来就略带盐份的白洋河里的水浇地。

    只灌不排的浇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也随着上升,水分蒸发,盐分残留在地面,形成了盐碱地。

    公社和县里也知道这片地不长粮食作物的,所以是按正常耕地四分之一的标准交公粮。

    可是,就算交四分之一,那也是不少粮食啊,况且这片盐碱地好几百亩!

    观鱼台大队和李家坡大队都不想要这片地,折腾了无数次。

    直到李晋来当大队书记,才算是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李家坡和观鱼台一家一半!

    李向东倒是不知道这个内情,听李晋完,他立刻兴奋起来!

    “既然观鱼台不乐意要,那咱们就把这四百多亩盐碱地都要了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