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捉贼(上)

加入书签


    前几郭大明和李向朝把龙水村的麦地收完,就开着收割机回村了。

    待参加完罐头厂的剪彩仪式,就又被李向东打发去隔壁成县和静涛县拓展市场去了。

    现在地里还都是水,根本没有办法种玉米,李康带着人在挨着河边的盐碱地上挖鱼坑和虾坑。

    女人们除了在罐头厂上班,就是带着孩子捉鱼,就这样还不够用呢!外村每来罐头厂送鱼的人络绎不绝。

    女人们只能抽空蒸了白面馒头和糖三角回娘家。

    之前刘东来给全县的公社书记开了个会,鼓励大家把生芽的麦子做成麦芽糖,卖钱救灾。

    另外也鼓励大家自寻生意门路,开办社办,队办集体企业,以工代赈。

    现在,李家坡罐头厂专门有人收购麦芽糖,三毛钱一斤,现钱结算。

    当然,也有伶俐人去县供销社和公社的供销社去卖的,有人卖了三毛三一斤,有人卖了三毛五一斤。

    别看这三分五分钱,这个年代一分钱能买三盒火柴呢。

    不过惠川县就那么点地方,卖不了多少斤糖就饱和了,供销社不收,只好又卖给李家坡罐头厂。

    因涉及金钱,现在王振波亲自带着李清负责收购外村来卖的鱼和麦芽糖,旁边还有两个民兵贴身保护。

    现在整个惠川县四十多万人,几乎一多半都知道了李家坡。

    提起李家坡,都又羡慕又嫉妒。

    “人家咋就生了个神童呢?又给村里弄收割机,又给开罐头厂?哎!”

    “人家李家坡风水好,被两条大河夹在中间,人杰地灵,容易生才呢!”

    “屁的才,我看就是个黄世仁,周扒皮重生!就会克扣咱们的血汗钱!”

    “就是,咱们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麦芽糖,他就只肯给三毛钱一斤,他自己反手一卖,赚个对半!”

    “真气人!”

    只是,不管李向东的名声多么毁誉参半,不管人们对李家坡如何的羡慕嫉妒恨,他们还是要笑呵呵的去李家坡卖鱼和麦芽糖,嘴里都是恭维话。

    这种又酸又涩的感觉,在看到李家坡的娃娃们手里拿着白面馒头吃的时候,变得浓的化不开,家里的孩子饿的面黄肌瘦的,连个高粱面窝头都吃不上!

    凭什么!

    这种感觉在家里姑奶奶们回娘家的时候突然就爆发了,他们对着明显吃好喝好的姑奶奶们就是输出一顿阴阳话。

    脾气软和的,只是心里生气,把篮子里的白面馒头,糖三角往娘家一放,连口水都喝不上就回家了。

    有那脾气爆的,就直接顶回去了,“你们自己没能耐跟我念嘛山阴!我能吃口饱饭你就这么生气!你还是我亲哥吗?你可真行!”

    完就拎着原封不动的篮子回家了,人家都骂咱了,咱还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这雪雪白的馒头送给谁吃谁不得念自己一句好?

    姑奶奶走了,家里又是一顿埋怨,好好的白面馒头,一股子香甜味儿,这半口都没吃上就被拿走了!

    你倒是等咱吃完馒头和糖三角再发牢骚啊!

    这种事情不是十家八家的,几乎每个村都有发生。

    时间长了,就有人动了歪心思,李家坡大队据还存着好几十万斤麦和油呢!

    咱们去拿点吃也不过分吧!

    俗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