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村民围观-第2/3页

加入书签
    齐国是礼仪之邦,有野史公孙无知为齐襄公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也就是,齐襄公的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

    齐襄公死后,公孙无知继位,因为对大夫雍廪无礼,公孙无知在位不到一年就被雍廪杀了。

    接下来继位的齐国国君是齐襄公的三弟,也就是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恒公。

    齐恒公继位后,多次祭拜历代齐王,尤其是惨死的齐襄公。

    春秋时期,有祭祀就有祭祀坑,那么祭祀坑地面就有大量的青铜器。

    所以齐襄公的墓,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墓。

    当然,前提是没有被盗过,不过我觉得山东地界盗墓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孔孟之乡。

    到孔子了,心黑的许某让两句。

    宋朝开始,孔子嫡系后人被朝廷封为衍圣公。

    衍圣公这个职业不多讲了,我怕被骂。

    只俩人,第一个是61代衍圣公,明朝时期的孔弘绪,奸淫妇女四十人,也不知道老哥有啥特殊癖好,玩死了四个。

    第二个是孔胤植,明朝启帝亲封的衍圣公。

    清兵入关的时候,孔胤植上《初进表文》。

    文中尽是赞美清兵之词“率土归城,普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御极,以德绥民。”

    后来清廷颁布剃头令,孔胤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率先剃发。

    孔胤植是明朝封的衍圣公,加封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的衍圣公。

    清兵来了,衍圣公还挺会摇尾巴。

    嘿嘿嘿。

    许某人赋诗一首,诗云:“铁骨铮铮衍圣公,世修降表劝人忠。金辽元清都是爹,吃喝玩乐不停歇。”

    许某人才疏学浅,骂衍圣公,还得看批孔时期的官媒,人家直呼孔老二,言语更是犀利有劲,可比只会骂街的许某人强多了。

    宋朝时南迁的孔家才是真正的嫡系,风评还行,也带动了江南多才子的局面。

    妈的,扯远了。

    所以,别听专家吹牛逼怎么,得看专家实际怎么做。

    对于那些利用自身影响力瞎勾八大放厥言的专家,许某人也赋诗一首,算了,直接田文静吧。

    哎?我昨是不是汉奸是汉族中的败类来的?

    收收收,回盗墓。

    盗墓贼找古墓的方法有很多,不能用风水,不能用洛阳铲,那就得想点别的办法了。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看植物的长势。

    古墓多用熟土回填,所以,有墓的地方,植物长势会和周围有区别。

    不过,在庄稼地里,这一招不怎么好用,因为影响因素太多。

    同样的土地,有人亩产一千斤,有人八百斤都费劲,种地的手艺和用心程度影响庄稼的长势。

    庄稼的长势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要想发现古墓,还得其他线索。

    比如,冬雪。

    有古墓的地方,地表温度略高一些,积雪融化速度也更快。

    要是融雪异常和庄稼长势差重叠,那么,地下有古墓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尤其是祭祀坑,一般祭祀坑的深度也就三四米,更容易让地面的积雪有反应。

    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走访一圈周围的农田,标记出庄稼长势不好的区域,剩下的,就是等待冬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