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两军决战-第3/4页

加入书签
    田秀认为这一战胜券在握,而燕军的主将是大司马骑继,他的父亲是燕国的将军骑劫。骑继并没打过多少仗,他能得到这次统兵的机会,纯粹是被贵族们推上来的。尽管骑继没带过什么兵,但他对燕军同样充满信心其实在公子元的残兵逃回蓟城之后,燕国就己经开始征集蓟城地区的百姓从军,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都编入军队,准备守卫蓟京,和赵军决战。

    蓟城是燕国最大的城市,城内人口众多。为了打赢这一仗,太子文几乎征集了蓟城周边所有能征集的兵马,因此他在短短十就征召了近十万大军,再加上从周围几座城池里收缩的兵力,共计征集了将近15万大军。

    除了这15万大军以外,太子文还从辽东抽调了五万大军西进增援,算上这五万燕军,太子文手上能动用的兵力达到了20万,这也是他敢拒绝跟赵国议和的底气。

    不过燕国并不是强军之国,因此储备的军需物资并不算很丰富,加上之前几场大战,燕国损失了大量装备,目前战车就只剩下两三百辆,战马也只有四千多匹,而为了给征集到的军队必要的装备,燕国把库府全部清空,许多在府库里积压了几十年的装备都被拿了出来。像什么生锈的枪戈,发霉的盾牌,残破的盔甲、破烂的旗帜等等全部都翻出来了。饶是如此,十几万大军也还有近一半没有全副武装,有些士兵是只有武器没有盔甲,有些则是有盔甲没有武器。

    但这时燕国也己经打听清楚了,赵王只派出了四五万军队来进攻蓟城,而且也基本没有战车,大司马骑继对此充满了信心,就算我一对一打不过你,但四五个打你一个,还打不过吗?至于先前燕国的几次惨败,骑继看来,纯纯就是他们太无能了。

    于是骑继才向太子文请战,要求出城迎战赵军。希望在战场打一个漂漂亮亮的胜仗,好确立自己在燕囯朝中的权威。

    事实上太子文压根儿不想跟赵军决战,他很想拖延时间,利用蓟城坚固的城池拖死赵军。事后田秀也承认,太子文真的要是死守不战,他只有灰溜溜的撤退。

    可是太子文本身就是被贵族推上来的,他连燕王都不是,骑继这个大司马就是贵族一致推选出来的,他压根儿就没有否决的权利。因此太子文也只好同意让骑继率军拼一把。

    太子文虽是对主动出击没什么太大信心,但他感觉骑继的好像也没错,燕国这边用五个人去打一个,就算打不赢总不可能会输,赵国的人难道都是怪物,能一个打他们五个?

    太子文和骑继以及许多燕国的贵族都把打仗当成了数字游戏,在他们眼里如果一个打一个能打得赢,那用十个打十个也能赢。况且他们现在是用五个去打一个,怎么会有输的道理?而燕国上下之所以会生出这种离谱的想法,是因为两国的体制不同。赵国胡服骑射后就已经从原来的从看重出身到同时看重能力,因此像虞卿、廉颇、蔺相如这些人才有机会出头。而燕国不一样,燕国遵循祖宗制度看重出身,你平民出身的人,想要在燕国朝堂上当大官,简直难如登。

    像燕国布衣出身的秦朗、乐毅,他们都是被燕昭王设立的黄金台招来的,如果燕赵王没设置黄金台,估计他们就没机会在燕国当官。

    燕国朝堂一直都被贵族把控,燕国的贵族就像后世的大英帝国,你们这些臭草民出身的人,再牛逼也不过是暴发户,我们祖上正经八百的阔过,我们可是召公的后人。

    就拿骑继来,他根本就没机会带兵,论起能力他可能连燕王宣都不如,但就是这种人,却因为自己是贵族出身从而被其他的贵族推到了大司马的位置。

    所以骑继才会那么急着给赵军下战书请求决战,他本以为田秀不会答应,因为在他看来四万人打十多万人,这实在是有点儿悬殊,赵军应该没这么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