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骑兵的终结

加入书签


    虽然装备了栓动步枪,但面对骑兵的冲击,于大江显然还是没有底气。

    对于骑兵的冲击,无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热兵器时代的早期,密集的阵型都是制胜的法宝。

    即使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密集的长矛兵方阵,骑兵除了逼近到几十步的距离射箭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毕竟无论是人还是马,生物的本能让他们都不敢往明晃晃的枪头上撞去。因此长枪兵加上弓弩手,对抗骑兵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长枪兵和弓弩手要列好了阵,同时还要有不畏死的勇气。

    面对人高马大的骑兵近距离冲锋,冷兵器时代的步兵然有心理上的劣势。

    一旦防守一方畏缩和退却,骑兵冲入阵中,居高临下的刀砍马踏,步兵就只有被收割的命运。

    至于转身逃跑,那更是加速死亡的命题。毕竟人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马滴。

    到了火器时代,随着火枪和火炮威力的持续扩大,骑兵的地位就极其可谓了。

    不过面对近距离骑兵的冲锋,单发的火枪兵很多时候也会不担

    冷兵器的骑兵和热火器的枪兵对抗,战术和纪律是获胜的关键前提。

    战场上正面对垒热火器的枪兵,骑兵只有近距离发起冲击才有战术上的意义。

    当然在骑兵冲击当中,心理层面的较量要比物理层面实际作用更重要。

    拿破仑时代的骑兵专家德·布拉克,在《轻骑兵前哨》里讲得很到位:“骑兵战斗力里有四分之三是精神力。”

    要知道即使到了普遍装备机枪的二战时期,骑马提着马刀背着步枪冲锋,还是苏联红军常用的战术之一。

    二战中的苏军骑兵,往往是潜伏到距离敌方阵地200-300米的距离,发起突然的冲击。

    依靠马匹速度的优势,在步兵反应过来之前冲入阵地,居高临下对敌军进行砍杀。

    亦或是在对手奔溃之际,追击敌军扩大战果。

    客观的在机枪出现以后,骑兵就开始落寞了。更主要是承担攻击敌军后方和侧翼的任务。

    只是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兵种,销声敛迹有一个过程。

    话这一年多来,蓝营各部主要在和湘军死磕。

    湘军也没有阔气到那里,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加上黄州一带多丘陵山地,因此也没遇到这么严峻的问题。

    看到一脸忧心忡忡的于大江,司马枫却平静地道:“问题不大。”

    “让炮兵团在山头上建立炮兵阵地,其他人跟我下山去。”

    “可会长,我们也不能一直躲在炮兵的射程里!这么一来一团那边怎么去救啊?”于大江摆着一副苦瓜脸问道。

    司马枫没好气地瞪了一眼于大江,道:“急了?你这会儿知道急了。早干嘛去了?”

    “会长,我们一直盯着对面的江津,哪知道他们绕到西边去。”那于大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回道。

    于大江这人有勇气,有行动力,但想象力还是差了些。

    司马枫一番安排部署后,带着两个团下了云岭山。

    二团在前,三团护卫着两边的侧翼,往西南方向推进。

    然而这4000多饶主力刚刚下山还没走三两里,朝军的2000骑兵就冲了过来。

    司马枫当即下令二团、三团每人左右间隔一步,前后间隔两步,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三排战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