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钨

加入书签


    实际上石佑能这么快折腾出电灯,当然和司马枫开过“眼”有关。

    白炽灯泡里面抽真空也好,充氮气也罢,实际上都是为了隔绝空气里的氧气。

    因为灯丝在白炽的状态下,灯丝的温度在2000-3000c,少量的氧气就可以轻易在高温让它氧化。

    氧化后的灯丝极易断裂,这也是早期困扰白炽灯发展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到了司马枫这里,解决起来就简单得多。用多次燃烧的办法,去除空气中的氧气。再把剩余的气体收集起来,依次通过饱和的石灰水和生石灰,去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

    当然这样得到的气体,里面氧气去的还不干净。为此司马枫让石佑在灯泡里涂上红磷。

    因为红磷受热会变成白磷,白磷很容易同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这样灯泡玻壳里残留的氧气也被消除了。

    当然这里面工艺细节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过司马枫一贯的原则是:自己和周围的人,主要负责解决有无的问题。

    解决了这个0和1的问题后,证明了理论和技术上确实可校

    后面自然有大批的助手和工匠,在不断重复试验制作中去改善,解决从1到100,1000,的问题。

    当然关键的方向上,司马枫还是会提前布局规划的。

    就比如钨这个材料,司马枫老早就让严大奎的原料坊四处寻找了,然而奈何求而不得。

    司马枫寻找钨矿,一方面当然是为疗丝,另一方面他也是为炼具合金钢,以及为将来的发展做储备。

    要知道金属钨除了日常作为灯丝以外,还是一种战略性军事物质。

    话钨这个元素实际上发现的很早。

    16世纪在中欧的奥雷山脉中,人们在锡的还原过程中就首次发现了钨。

    当时在锡还原过程中,矿工发现钨矿会促进矿渣的形成,对锡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矿工们不喜欢这种矿物,给它起了一个贬义的名字:olfram,意思是“狼的口水”。寓意它像狼吃羊那样吃掉锡。

    1783年那个喜欢品尝元素的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的助手,西班牙的胡安·何塞·埃尔乌亚尔和浮斯图·埃尔乌亚尔两兄弟,用炭还原法制取了金属钨。

    他们并且沿用的矿工的叫法,把这种新元素叫做olfram,这就是化学符号‘’的来源。

    此后的100多年里,钨这个大宝贝却一直被认为是没什么卵用的东西。

    直到1864年,英国人马谢特将5%的钨加入到工具钢中,制成的刀具使金属切削速度提高了50%。

    从此以后,钨作为一种提高钢铁性能的合金材料,才逐渐受到重视。

    1898年,美国机械与管理工程师泰勒和冶金学家怀特,研制了含钨18%的高速工具钢,其切削金属的效率比过去用的碳素工具钢提高了好几倍。

    可以含钨的工具钢是现代机械加工必备的基础材料。

    同时随着不断的应用和研究,钨耐高温、耐磨和高强度的特点,越来越被重视。

    钨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金属加工,也渐渐进入到武器制造领域。

    钨的加入能够显着增强枪管和炮管对火药腐蚀的抵抗能力,从而大幅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不仅如此,钨具有高密度、高硬度和高韧性,是制造穿甲弹的理想材料。

    在钢铁洪流的二战,随着装甲技术的发展,钨成了一种影响到战争胜负走向的关键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