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热情高涨

加入书签


    围困女营表面上不撕破脸,是司马枫和于大江前一捣鼓的方案。

    “她们有没有往外送信?”司马枫向身边的于大江问道。

    “有两三个!不过都给我们拦了回来!”

    听到这,司马枫点点头道:“嗯,虽然纸包不住火,但能拖一我们的余地就大一分。”

    “特别是码头,以及到临近府县的路口,都要派人拦截。”

    “你人手不够的话,可以从火枪连、骑兵连先借些人手。”司马枫补充道。

    接下来的几,随着第一个月的工资正式发下去,黄州的军营和厂矿陷入到了狂热。

    军营内,有的士兵在摸黑连夜训练;而厂矿内,到了放工的时间点,居然没人主动下班。

    “我们要让郡王大人花出去的钱,加倍赚回来!”这成了现在厂矿工匠的口头禅。

    这背后当然是救民会在推波助澜。

    想出这鬼主意的,自然是李二喜那浓眉大眼,却一肚子坏水的子。

    与军队的士兵、厂矿工匠积极性高涨,相对应的也是吸纳救民会员的速度。

    以至于往往一场宣贯会后,几十上百的人员都申请加入。

    为此,司马枫不得和几人反复强调,不要“萝卜快了不洗泥”!救民会会员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

    为此他不得不祭出,缴纳会费这个法宝。

    月收入1000铜板以下的人员,需按收入缴纳2%的会费。

    月收入大于1000铜板者,按着收入的5%缴纳会费。

    同时司马枫要求宣贯强调,三个月不缴纳会费者,开除会籍。

    李二喜、于大江几人对此,当然是非常的费解;他们简单得认为是会员越多,自然是越好。

    为此司马枫耐心地解释道:“志同道合最重要!”

    “救民会的会员将来都是要委以重任,因此必须经得起考验。”

    “那些只是想今和明的人,适合去要饭或者做临时工;因为这样收入来的最快。”

    “能想着三两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的人,适合当工匠、店主和农民;因为这些事一个月或一季都能看到收获。”

    “能够考虑两三年以后的收获的人,适合做大生意或者研究;因为这些事都必须看的长远些。”

    “能够考虑十年八年以后收获的人,那是教育家和伟人。”

    “而那些一辈子都不考虑收获的人,那是纯粹的艺术家和圣人。”

    “真正胸怀下的人很难得,我们这个事业,一年半载肯定很难看到收获。”

    “如果这些人想不到那么远,不要也罢!他们就安安心心做他们的农民、店主、工匠也很好!”

    “无论在哪里愿意看得长远,并愿意为之积极付出,做出改变的人只是一部分。”

    “这些人就是领头羊,只要这些人真正动员起来,大队伍都会陆续跟随。”

    “当然这也有个条件就是,领头羊一定要带大家吃上肥美的嫩草;否则走个三五里山路,队伍也就散了。”

    后续有了缴纳会费这个硬性条件,加入救民会的人员热情大幅降低。

    多个2%或者5%的收益,一般人并不会有多惊喜。

    但如果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个2很多人还是会感觉肉痛得。损失厌恶是一个普遍的心理。

    对此司马枫并不是特别的在意,他就是要用真金白银这个标准,来排除一部分的投机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