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独孤及斗胆进言-第2/3页

加入书签
    穷苦百姓冻得饿得倒在地上死了,就是杜甫的路有冻死骨。

    普通百姓们被盘剥压榨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哪一级朝廷官员肯心疼同情他们?

    长安城中,恶霸歹人大白杀人抢劫,官吏不敢查问,不抓人不查案装作没看见。

    官员制度糜烂废乱,将领官员懈怠懒散,心里只有吃喝玩乐,只想睡尽下美女,捞几辈子花不完的钱。

    兵士残暴凶狠,在街上动不动就对行人拳打脚踢,打得行人破了头、破了脸。

    官员之间争名夺利,互相诬蔑攻击,整个官场如同一大锅滚沸的热粥,又像牵扯在一起理不出头绪的一团乱麻。

    老百姓被欺负了,不敢向官署告状,官员和官员相互庇护,官员和富人相互勾结,官员和恶霸结成一伙。穷人告状只是被毒打一顿,不心还连命搭上。

    社会问题成堆,地方官署不向皇帝报告,都在假装和谐美好。

    就像生了毒瘤用衣服遮住不吱声,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百姓们就像明知日子过得像喝毒药,不得不喝,饱受疼痛不敢喊疼,他们走投无路,求告无门。

    陛下您得过且过,不想想怎么把他们救出火坑苦海,我感到特别害怕。

    百姓急切盼望自己种的麦子丰收,如果麦子不丰收,他们只能吃草糠咽野菜。

    草糠野菜不够吃,老百姓就流着眼泪吃孩子。

    老百姓把自家孩子送给别人家吃,眼不见自家孩子被杀被煮着吃,心里就不悲伤,然后换来了别人家的孩子煮熟了自己吃。

    社会病了,病得这么严重,陛下为什么不下决心改进国家治理,思考解救苦难中的百姓?

    让老百姓别活在苦难里,不就是皇帝您该尽的职责么?

    如今下只有北方战乱,陇西有吐蕃、回纥、仆固怀恩的忧患,邠州、泾洲州、凤翔的官军足够打败他们了。

    从长安往东到大海边,向南到广东,向西到巴蜀,没有一点反贼匪乱。

    但是这些地方养的官军却不裁减或者解散。

    用尽下百姓流汗创造的财富,吃光下的粮食、供养着不打仗的军队,做无用的花费,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假如为了居安思危、防备不测,完全可以让部分军队把守要害的地方,其余全部遣散回家种地,自己种粮养活自己。

    节省下来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负担。

    解散部分军队,压在百姓他身上的负担可以减轻一半。

    陛下难道对这样利国利民的改革犹豫不决,使国家灾难一比一严重?”

    生性软弱的皇帝倒是脾气好,不容易动怒,这样尖锐的劝谏,皇帝没有生气,但是根本不听从他的意见。

    后来李豫让独孤及当了礼部员外郎,后又调任独孤及为舒州刺史。

    独孤及在舒州做刺史,遇上旱灾饥荒年景,邻州的贫农雇农有一半以上逃离家乡去外地要饭,唯独舒州百姓生活安定,熬过了灾荒。

    因为政绩突出,李豫封他为户部郎中,赏给独孤及一身紫袍穿,还赠他腰间佩戴一只黄金吊环。

    独孤及为了一方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没日没夜地勤奋工作,死在常州刺史任上。

    他死时才五十三岁,满心里忧国忧民造福百姓,早早累死了他自己。

    给他送葬时,上万老百姓哭着礼送他十里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