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别想着回安庆绪那里,安庆绪没能耐!成不了事!他早晚要被唐朝消灭!
我命令:你们骑兵军队就此解散!不要乱了秩序!排队领路费回家!
各见自己的老婆和男娃女娃!各找各饶妈!”
阿史那承庆领着用来消灭史思明的五千骑兵,就这么被史思明兵不血刃地解决了。
随后,史思明派部将窦子昂揣着他亲笔写的奏表,领着十几名随从,去长安进见肃宗李亨。
史思明在写给李亨的奏表里:愿意领自己占有的十三个郡,兵士十三万人,归顺唐朝。
史思明又令伪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也写奏表 ,向唐朝投降。
不管史思明是三心二意,还是真心实意,他肯来投降,总比叛军和唐军血拼血战,相互损失兵士,最终从**上消灭叛军好得多。
不交战流血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好形式。
肃宗李亨大喜,召见窦子昂,好言好语抚慰。
李亨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让他仍兼任范阳节度使。这就只是名义上归附了,设法调任史思明入朝做高官,把他和他的属下军队分离开最好,但是李亨不敢这样做。他胆,受降步子迈得大,容易扯蛋。
李亨封史思明的七个儿子都当大官。他这么急着给他儿子封官,史思明是否真心归顺还两呢。
封高秀岩为云中太守,他的儿子也给封官。皇帝手里官帽多,想封哪个封哪个。
李亨派内侍李思敬,和前信都太守乌承恩, 去范阳宣慰,命令史思明领兵讨伐安庆绪,让史思明去打安庆绪,是李亨对史思明是否真心归降的测试。
史思明受了册封,立即斩杀了安守忠、李立节两人。他知道光靠嘴不行,这是用实际行动向朝廷表示诚意。
史思明和阿史那承庆是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史思明不问罪于他。
乌承恩完成李亨令他宣慰史思明的任务,回来时一路上也没闲着。
乌承恩率领随从,一路上风餐露宿,走遍黄河以北各郡县,宣布李亨诏旨。
他走访宣谕过的沧州、瀛州、安州、深州、德州、棣州都归降,只剩相州还被安庆绪的叛军占领着。乌承庆不能去相州,去了要被叛军捉杀的。
河北大势,基本平复。
过了没多久,到至德三年,太上皇李隆基忽然心血来潮,给肃宗李亨加封尊号,他封李亨为“光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肃宗李亨想:我爹都礼敬我,我也得有礼敬父亲的表示,他也加封太上皇李隆基尊号。他封他爹为“圣帝。”
当然,尊号再好听,就是他爷俩自娱自乐。
老百姓都知道,李隆基年轻时励精图治,后半生是个贪图享乐的老糊涂虫。
李亨是半糊涂半聪明。皇帝英明不英明,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爷俩性相关,都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李亨还真把自己当成文武大圣明君,又一次颁圣旨大赦下,作恶的罪犯们托他的福了,一次次减罪。
他又把至德三年, 改为乾元元年。立张淑妃为皇后,命奸诈的李辅国为太仆卿。
张皇后和李辅国内外勾结,势倾朝野。
张皇后常“子以母贵”暗示李亨。
意思是:我都贵为皇后了,我儿子李佋该当太子了。
李亨觉得李佋虽是张皇后(张良娣)生的,但是他太年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我命令:你们骑兵军队就此解散!不要乱了秩序!排队领路费回家!
各见自己的老婆和男娃女娃!各找各饶妈!”
阿史那承庆领着用来消灭史思明的五千骑兵,就这么被史思明兵不血刃地解决了。
随后,史思明派部将窦子昂揣着他亲笔写的奏表,领着十几名随从,去长安进见肃宗李亨。
史思明在写给李亨的奏表里:愿意领自己占有的十三个郡,兵士十三万人,归顺唐朝。
史思明又令伪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也写奏表 ,向唐朝投降。
不管史思明是三心二意,还是真心实意,他肯来投降,总比叛军和唐军血拼血战,相互损失兵士,最终从**上消灭叛军好得多。
不交战流血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好形式。
肃宗李亨大喜,召见窦子昂,好言好语抚慰。
李亨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让他仍兼任范阳节度使。这就只是名义上归附了,设法调任史思明入朝做高官,把他和他的属下军队分离开最好,但是李亨不敢这样做。他胆,受降步子迈得大,容易扯蛋。
李亨封史思明的七个儿子都当大官。他这么急着给他儿子封官,史思明是否真心归顺还两呢。
封高秀岩为云中太守,他的儿子也给封官。皇帝手里官帽多,想封哪个封哪个。
李亨派内侍李思敬,和前信都太守乌承恩, 去范阳宣慰,命令史思明领兵讨伐安庆绪,让史思明去打安庆绪,是李亨对史思明是否真心归降的测试。
史思明受了册封,立即斩杀了安守忠、李立节两人。他知道光靠嘴不行,这是用实际行动向朝廷表示诚意。
史思明和阿史那承庆是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史思明不问罪于他。
乌承恩完成李亨令他宣慰史思明的任务,回来时一路上也没闲着。
乌承恩率领随从,一路上风餐露宿,走遍黄河以北各郡县,宣布李亨诏旨。
他走访宣谕过的沧州、瀛州、安州、深州、德州、棣州都归降,只剩相州还被安庆绪的叛军占领着。乌承庆不能去相州,去了要被叛军捉杀的。
河北大势,基本平复。
过了没多久,到至德三年,太上皇李隆基忽然心血来潮,给肃宗李亨加封尊号,他封李亨为“光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肃宗李亨想:我爹都礼敬我,我也得有礼敬父亲的表示,他也加封太上皇李隆基尊号。他封他爹为“圣帝。”
当然,尊号再好听,就是他爷俩自娱自乐。
老百姓都知道,李隆基年轻时励精图治,后半生是个贪图享乐的老糊涂虫。
李亨是半糊涂半聪明。皇帝英明不英明,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爷俩性相关,都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李亨还真把自己当成文武大圣明君,又一次颁圣旨大赦下,作恶的罪犯们托他的福了,一次次减罪。
他又把至德三年, 改为乾元元年。立张淑妃为皇后,命奸诈的李辅国为太仆卿。
张皇后和李辅国内外勾结,势倾朝野。
张皇后常“子以母贵”暗示李亨。
意思是:我都贵为皇后了,我儿子李佋该当太子了。
李亨觉得李佋虽是张皇后(张良娣)生的,但是他太年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