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长安沦陷-第2/3页

加入书签
    朝廷有了新皇帝,各地看见了收复河山、消灭叛军的新希望,开始对未来充满信心。

    地方官员都知道李隆基确实不行,下大乱就是他犯浑酿成的灾祸。新皇帝李亨肯定比他爹强。

    郭子仪率领五万人来灵武保卫肃宗李亨,李光弼驻守井陉。

    见了郭子仪,李亨喜出望外,立即授任郭子仪为灵武长史,官同宰相。

    又任命李光弼留守灵武,也官同宰相。

    灵武这种地方,一下子有了新皇帝,又来了朝廷名将和八万重兵,威名震动四方。

    到了九月上旬,韦见素、房馆、崔浼等,从蜀中携带传国御印及李隆基的传位诏书,来到灵武。

    肃宗李亨出城迎接他父皇派来的人。

    李隆基自从颁旨讨贼后,即从普安到巴州西,巴州崔涣太守迎接拜见他,崔涣奏言问答符合李隆基心意,李隆基立即命令他为宰相。

    读者发现没?特殊时期,李隆基和李亨这两套领导班子都在随意给人封官儿。

    就像他俩手里有很多顶不同的帽子,见了看好的人,随便掏出一顶帽子给人扣在头上,人家就成了这样的官那样的官。

    李隆基由巴州西去成都。这时候正好李亨从灵武派出的使者赶到了。

    问明李亨那边的情况,李隆基得知李亨已称帝,他欣喜万分地:

    “我儿子顺应时民心,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我今儿高兴!”

    当下决定改诏令为诰令,李隆基吩咐臣子:

    “别喊我皇上了,改口喊我太上皇。”

    从此两个朝廷,避免政令冲突,完成权力交接过渡。

    随后军国大事由新皇帝李亨作出决定,再报知太上皇李隆基就校

    等到收复洛阳、长安,李隆基打算完全退休,不再过问政事。

    于是命令韦见素、房琯、崔涣三位宰相,担任禅位奉诏使去灵武。

    三位宰相见了李亨,宣诏令传帝位,奉上传国御印。

    肃宗李亨辞谢:

    “中原大地还没平定,我岂敢在国家患难之时,就想继承帝位?”

    都已称帝多日,李亨还在做面子上的客套谦让。谦让归谦让,还是接了传国玉印。

    李亨留下韦见素、房琯等辅助处理政事。

    房琯这个人言辞激昂,谈吐不凡,好像有大谋略雄才,李亨觉得他是奇才,打算把收复长安洛阳的重任,托付给房琯。

    擅长高谈阔论、喜欢夸下海口我要怎样怎样的人,往往眼高手低,铁嘴豆腐脚,实际能力很不校

    叛军将领孙孝哲,奉安禄山命令,从潼关一路进攻攻占长安。

    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城门迎接叛军。

    孙孝哲领军入驻长安,逮捕嫔妃、皇孙几十人,群臣百官、太监宫女几百人,把他们全部关进监狱,派人向住在洛阳的安禄山报功。

    安禄山得报大喜,派张通儒为长安留守,仍让崔光远担任京兆尹。

    吩咐安忠顺率一支叛军从洛阳去长安,驻扎长安皇苑中,归属孙孝哲指挥。

    安禄山托安忠顺给孙孝哲一封信。信上:

    唐朝廷大臣,愿意归降的,可以酌情封授官职。

    查明杨玉环兄妹下落,如果能够抓捕住他们,立刻押送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