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杨玉环入宫

加入书签


    李隆基心事重重,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就是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媳杨玉环。

    他第一次遇见杨玉环是宝四年中和节。

    中和节就是每年农历三月三。

    这时候的长安城外,春风和煦,杨柳依依,原野上新绿茵茵,河里碧水清清。

    那时候远没有工业化,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很少,春的原野美轮美奂。

    居住在当时全国特大城市长安的“城里人”,意识到亲近大自然时,饶心情好得莫名其妙,都相约到郊外踏青。

    融入大自然,人就身心愉悦,可能是远古人类人合一时基因流传。

    踏青时最活跃的要数平日里较少出门闲逛的女子们。

    上的紫燕们喳喳叽叽欢叫,(唐朝气候比现在热,燕子回归早),她们在地面上嘻嘻哈哈地笑闹。

    诗人杜甫写诗:

    “三月三日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就是她们。

    李隆基一时兴起,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带了几个贴身内侍,有宦官有侍卫,他们乘坐马车出了皇宫,也去长安城外原野上踏青。

    李隆基生性好色,眼睛总是往原野踏青的陌生年轻女子人群里扫描。

    在游览春光的女子人群中,有个年轻女子,貌若女下凡,影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单闭月羞花,就是月亮见了她自愧不如,赶紧躲到云层里,花儿见了她,觉得不如她美,羞愧地关闭了花瓣。

    李隆基这时忘了后宫已有佳丽女子四千人,只盯着她呆呆地看。权力不受约束,往往心里没数。李隆基的眼睛,由扫描状态变成了锁定模式。

    杨玉环的美,有诗赞曰: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素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欲问头上何所有,

    翠微合叶垂鬓唇,

    且看背后何所见,

    珠压玉腰稳称身。

    和李隆基一起微服出行的高力士,察言观色能力超一流。

    他见李隆基看那年轻女子看迷了,这指定是一见钟情(见色起意)了,招来一个太监,让他去打听那女子的来历。

    太监也给力,过了片刻,李隆基知道了这位女子 原来是已经定了亲,自己家没过门的儿媳杨玉环。

    怎么这么巧呢?儿子李瑁定亲时,当公公的李隆基忙事情没去参加,此前才不曾认识她。

    李隆基心里感到很惆怅失望,父亲不能和儿子争抢一个媳妇呀,这是人之常情。

    自从李隆基喜爱的武惠妃死了,他心里痛苦寂寞,宫女四千他也看不上眼。

    男人至死是少年,自从见到杨玉环,李隆基的心又年轻了。

    老夫忽发少年狂,心里泛起千层浪。您可以他是老情种,也可以他是老流氓。

    李隆基既然遇见了最喜欢的,就像魂魄被勾去,想她想得吃饭无味,睡觉不稳,她姿国色的芳容时常眼前浮现。

    又想到她是自己的儿媳,一时无法得到,就心情焦躁。情绪不好时,他朝大臣们甩脸子、发脾气。

    杨玉环是弘农华阴人。她们家后来搬家去了蒲州永乐县独头村。

    她爹叫杨玄琰,曾在蜀州当官管户口钱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