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隆基登基

加入书签


    第二早晨,睿宗李旦上朝,颁布他亲手写的诏旨:

    “传位于太子李隆基。”

    李隆基昨晚上也没闲着,搜肠刮肚想出各种理由拒绝继位,连夜写成奏章一千字,一上朝就递上去,极力表示推辞。

    睿宗李旦看后表示:

    “不许太子抗旨!”

    太平公主后悔无及,无可奈何地对睿宗:

    “陛下,内禅虽已决定,您还得亲自过问大政,太子年不懂事,恐怕他施政太不靠谱。”

    睿宗李旦嘱咐太子李隆基:

    “你只需以下为重,去处理朝政。

    古代舜帝让位给了大禹,他还亲自巡察大禹的施政情况。

    我虽然传位给你,不是一下子撒手不管,彻底丢下国事不再过问。

    所有军国大事,我还会帮你看着,你不用忧虑。”

    李隆基勉强应承下来。

    过了几,经术士推算的吉日良辰到来,太子李隆基即皇位,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历史上称李隆基为唐玄宗或者“唐明皇”。

    太上皇李旦,仍自称为“朕”。他发的诏书改桨诰”(帝王的命令)。

    李旦每过五,就临朝太极殿处理朝政一,没有全退休。

    皇帝李隆基自称为“予”(我),诏命桨制敕”。每日处理朝政在武德殿。

    (当年李渊让位李世民也是这样,太上皇李渊仍暂住在太极殿,李世民暂在武德殿理政)。

    凡是三品以上官员任免,审核死刑犯这些大事儿,都奏报太上皇再过审,才决定执校

    其他的事由皇帝决定。李隆基颁制敕大赦,称为“玄宗先元年”。

    立皇妃王氏为皇后。李隆基的王皇后是同州下邽人,他父亲叫王仁皎。

    王皇后是李隆基任临淄王时,聘为王妃的。

    唐玄宗又授任王琚为中书侍部,时常和他商议国事,一段时间内,大事情都找他拿主意。

    王琚是河内人,年纪轻轻有才华谋略,精通文象。

    从前李显女婿王同皎,器重王琚才能,他俩结为亲密朋友。

    王同皎事败身亡,朝廷搜捕同党,王琚逃命逃到江都,找了个活干,给富商当账房先生(会计)。

    富商从王琚言行举止判断他不是一般人,看好他这个人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富商女儿嫁给王琚时,带去丰厚的陪嫁财产,王琚算是“财色双收”,一个逃犯过得很滋润地存活下来。

    睿宗李旦继位后,王琚同妻子、岳父明情况,岳父又给他一些钱,资助他们去长安觅前程,王琚和妻子来了长安。

    李隆基这时为太子,领着人外出打猎,射猎追赶野兔,一上午又累又饿,一群人下马,让马去吃草,人都坐在树底下歇息。

    李隆基这时看见王琚风度翩翩地走来。走近了,见王琚身穿儒生服装,雍容大气,气质不凡。

    李隆基好奇地问王琚:

    “你是谁,家在哪里?”

    王锯才思敏捷,有心被人赏识,越发跟李隆基谈吐不凡,话间展现才华学识。

    王琚估计他们饿了,邀请李隆基:

    “我家就在不远处,到我家吃饭去吧。”

    李隆基非常欣赏他的才学,高胸答应去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