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秋诗会(求收藏追读)-第2/3页

加入书签
        陈铮没甚华丽的衣物,但求一个干净得体罢了。

        等赶到草堂,已是下午,将近黄昏了。

        虽然距离正式出发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左右,但陈渭斌等人早已来到。

        为了表示平易近人,这次陈渭斌没有带上随从管事,但显然,苏元武三个正以其为中心团团而坐。

        望着姗姗来迟的陈铮,几人脸色有些不愉。

        苏元武问:“陈铮,你怎如此迟?难道在准备诗作?写成了的话,不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抱歉,我没写到。”

        “唉。”

        苏元武就懒得跟他说了,作为同窗,也没办法强制要求陈铮一定要如何如何。

        况且这样的事,逼迫又有什么用的?

        等了一阵,穿着一领长袍的杜元亭出来了,书童阿狄背着书箱跟随在身后。

        一共七人,坐上早已雇佣好的一辆大马车,开始出发。

        在江州,一年到头来,以各种名义举办的茶谈诗会不知多少,但论起规模和影响力,一年一度的中秋诗会绝对名列前三。

        中秋诗会举办的地点正在江州八景之一的万枫山上。

        此山不大,也不高,顾名思义,从山麓到山顶,遍种枫树,每当入秋,片片枫叶转红,远看上去,直如一支燃烧的火把,充满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煞是美观。

        这般景点,早开发得完全,四面有石径上山,沿途建设着凉亭茶肆等,热闹时,恍若街市。

        诗会乃府城一大盛事,主持与会的人物个个来头不小,有衙门高官、有文坛名家、有风流才子,更少不得名媛佳人,青楼花魁之类。

        规模大,规格也高,不是随便就能来参加的,必须得到请柬,才有资格入山。

        以杜元亭的身份,当然有参加的资格,在以前,他还是评委之一。

        只是后来看不惯其中的猫腻龌龊,于是选择退出,在寒山湖畔开办了草堂。

        这次带着五名学子来参加诗会,正是以草堂的名义。

        诗会汇聚一堂,事先设立一个主题,然后围绕此主题吟诗作对,写成笔墨,然后呈交收集起来,交由评委会审阅,点评优劣,排列名次等。

        对于优秀之作,更会汇编成册,付印出版,放到各个书铺上架出售。

        不过售卖所得,作者个人没得分,都是属于组委会的收入,用来举办诗会活动等。

        即使如此,众多的文人士子们依然趋之若鹜,希望自己写出来的诗词可以角逐到优秀名额,从而能被收录进文集里。

        这可是一条扬名立万的上佳渠道。

        有了名声,其他的也就随之而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