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处置-第2/5页

加入书签
        这家伙也是个狠人,一句话把这个同学给砸坑里了。扣了一顶背后说人的帽子。

        谁人背后不说人,问题是你别被人知道不是?

        张廷恩突然出现,看看现场没事,便道:“李冬,跟我来一下。”

        李冬赶紧过去,两人前后到了办公房里,丙级三个班,教习有五个,三个班主管,一个算经教习,一个杂学教习。这会几个教习都在办公房里,看见张廷恩进来,分别致意。

        “刚才怎么回事?”张廷恩很直接的问,李冬实话实说,完了补一句:“窃以为,贾琏甚是克制,荣宁二府,一门双公,如此出身却不跋扈,难得。”

        勋贵之家多跋扈,这个说法并没有错,四王八公这个老权贵集团,没少出纨绔子弟。

        张廷恩面露满意之色,微微颔首道:“嗯,你先回去吧。”

        李冬告辞下去,张廷恩略作沉思,起身往山长办公房去。

        见了李清,张廷恩把事情大概说一下之后笑道:“李冬出身寒门,处理的略显幼稚。”

        李清面色阴沉道:“个别学子小小年纪把官场那套带入书院内,此风断不可长。再有类似事件,警告,三次警告还犯,清退。回头我让人出个公告!”

        张廷恩道:“山长明见,廷恩受教。”

        李清又道:“青云书院成立之初,太祖有八字训,求真务实,经世致用。太祖科举变法时曾言,不通算数何以为政?八股制艺是带着脚镣跳舞,做官亦然。”

        有的话李清和张廷恩都没说出来,这四王八公的子弟,可不是好得罪的。来读书不要紧,考试,考中了也不要紧,这里的一切你得能适应,真的适应了也不要紧,变成了自己人了。

        和平时期只要有个二十年一代人的时间,文武之间的较量,文臣注定占上风。

        皇帝出于平衡的需要,肯定会有所偏向,文臣有的是新人,武勋多世袭。

        本朝太上皇期间,多次出手压制武勋,其中一门双公的贾家就是典型代表。贾府出于自身的情况进行了调整,贾赦这一代人转而学文。现阶段四王八公的势力还是非常大,青云书院倒是不怕,具体到某个学生头上,把贾琏给得罪很了,是要出人命的。

        “廷恩以为,贾琏倒是个识大体的。”张廷恩为贾琏说了一句话。

        “国公府的嫡系继承人,遭人挤兑不过是想着不要闹大,比起京中的多数勋贵子弟,贾琏的做派难能可贵。”李清认同这个判断,张廷恩笑道:“歹竹出好笋!不足为奇!”

        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京师地面上,勋贵子弟的名声可不算好。

        贾琏能做到不仗势欺人,真算是另类。

        达成共识后,张廷恩带着一点担忧的语气道:“同僚中不免有人会说,年轻学子不惧权贵,应当鼓励。”李清很大气的一摆手:“歪理,不足为虑。没考进青云书院的时候,也没见他们不畏权贵。书院庇护学子是本分,但这不是学子主动挑衅的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