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刘禅之所以会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一则是当初他亲自去找诸葛亮,请求他务必协助自己除掉刘封之时,允诺一旦自己即位必定会诸葛亮马首是瞻,二则此时的益州士子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和诸葛亮相抗衡,就连先帝刘备也深知这一点,只能勉强找李严,表面上默不作声的刘禅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就算是心有不甘也只能维持现状。
位极人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也没有因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刘备的暗中压制而得意忘形,他此时除了要面对蜀中南部出现的叛乱,还在惦记着身处许昌的司马懿。
身为他绝对心腹的廖化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对司马懿念念不忘,论功绩名声司马懿虽然多次参与谋划,但始终没有得到曹操父子的重用;论地位诸葛亮已经越居百官之首,名正言顺的出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而司马懿则虚有些侯爵的封号,手中连一丝一毫的实权都没有,两者从各方面相比诸葛亮都远远要胜于司马懿。
他也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诸葛亮意味深长的解释说:
“如果单凭此刻的地位来衡量我与司马懿之间的高低,未免偏颇狭隘,司马懿是个能够清醒看透形势的人,他之所以现在没能位极人臣不代表他没有这个能力,就连我也是等到先帝去世才能够挣脱束缚,我想司马懿也一定在等待着属于他自己的时机吧...”
廖化听后复问说:“那照如此看来,丞相和司马懿之间的博弈是不可避免了?”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我和司马懿少年之时便已相识,那时候我便看出他的能力绝非凡人可比,与他为敌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我才和他击掌盟约,说定此生绝不为敌。本来我想与他携手一同平定天下、匡扶汉室,只是没想到他居然会去曹操身边,看样子一切正如水镜先生临终所言:龙翔于天、虎啸于林,两者不可能在同一领域,注定一生相杀...”
说罢诸葛连的眼中渐渐流露出了杀气:“不愿和他为敌的念头至今我都没有改变,不过既然相争在所难免,就只能趁他还没有成气候之时让他消失...”
跟随诸葛亮多年的廖化感觉出来他已经对司马懿动了杀机,于是便拱手说道:
“在下这就前往许昌,拿下司马懿的头颅!”
“不...这件事我已经想好了一个绝佳的人选,也只有他行事才最有把握...”
诸葛亮伸手拦住了廖化并对他说:
“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今日许昌的夜空没有半点星光,更加没有布撒光华的月亮,整座城仿佛被吞噬于黑暗之中一般,反而是家家户户点亮的烛火,使得许昌城像极了倒扣在地面上的夜空。
治所之中的司马懿正连夜批阅公文,突然间站在门口的两个守卫倒在了地上,一个黑衣人手执利剑缓缓走进了书房内,但专注于公文内容的司马懿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人正杀意腾腾的逼近自己,直到那个人走到了自己的面前...
就在刺客惊讶于司马懿居然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存在时,低着头的司马懿忽然开口说:“我一直在想赤壁之战后,归降于曹操那‘颍川八士’之中大名鼎鼎的‘抚剑侠士’,为什么会突然间悄无声息的失踪,看样子你并非是像世人口中所说的那样回到了刘备身边,而是一直藏匿在曹操的身边,或者说...”
这时司马懿才搁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注视着距离自己仅数步之隔的刺客:
“奉刘备、诸葛亮之命藏匿于我的身边,我说的对不对?元直先生...”
面对身份已经被司马懿拆穿的现实,徐庶撤下遮挡自己面部的黑纱,露出了自己的样貌。
见自己的分析没有出错,司马懿又将目光移向了徐庶手中那柄击倒了两名守卫,但却并没有取他们性命的竹剑,随即又将目光移回到了徐庶的身上:
“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他把自己佩戴多年的剑送给了一个自己很赏识的年轻人,这个人同时也是我授业恩师胡昭的高徒,算起来我们说得上是同门,今天你来见我却没有把那把剑带来,是因为要杀我从而愧对家父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位极人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也没有因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刘备的暗中压制而得意忘形,他此时除了要面对蜀中南部出现的叛乱,还在惦记着身处许昌的司马懿。
身为他绝对心腹的廖化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对司马懿念念不忘,论功绩名声司马懿虽然多次参与谋划,但始终没有得到曹操父子的重用;论地位诸葛亮已经越居百官之首,名正言顺的出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而司马懿则虚有些侯爵的封号,手中连一丝一毫的实权都没有,两者从各方面相比诸葛亮都远远要胜于司马懿。
他也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诸葛亮意味深长的解释说:
“如果单凭此刻的地位来衡量我与司马懿之间的高低,未免偏颇狭隘,司马懿是个能够清醒看透形势的人,他之所以现在没能位极人臣不代表他没有这个能力,就连我也是等到先帝去世才能够挣脱束缚,我想司马懿也一定在等待着属于他自己的时机吧...”
廖化听后复问说:“那照如此看来,丞相和司马懿之间的博弈是不可避免了?”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我和司马懿少年之时便已相识,那时候我便看出他的能力绝非凡人可比,与他为敌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我才和他击掌盟约,说定此生绝不为敌。本来我想与他携手一同平定天下、匡扶汉室,只是没想到他居然会去曹操身边,看样子一切正如水镜先生临终所言:龙翔于天、虎啸于林,两者不可能在同一领域,注定一生相杀...”
说罢诸葛连的眼中渐渐流露出了杀气:“不愿和他为敌的念头至今我都没有改变,不过既然相争在所难免,就只能趁他还没有成气候之时让他消失...”
跟随诸葛亮多年的廖化感觉出来他已经对司马懿动了杀机,于是便拱手说道:
“在下这就前往许昌,拿下司马懿的头颅!”
“不...这件事我已经想好了一个绝佳的人选,也只有他行事才最有把握...”
诸葛亮伸手拦住了廖化并对他说:
“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今日许昌的夜空没有半点星光,更加没有布撒光华的月亮,整座城仿佛被吞噬于黑暗之中一般,反而是家家户户点亮的烛火,使得许昌城像极了倒扣在地面上的夜空。
治所之中的司马懿正连夜批阅公文,突然间站在门口的两个守卫倒在了地上,一个黑衣人手执利剑缓缓走进了书房内,但专注于公文内容的司马懿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人正杀意腾腾的逼近自己,直到那个人走到了自己的面前...
就在刺客惊讶于司马懿居然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存在时,低着头的司马懿忽然开口说:“我一直在想赤壁之战后,归降于曹操那‘颍川八士’之中大名鼎鼎的‘抚剑侠士’,为什么会突然间悄无声息的失踪,看样子你并非是像世人口中所说的那样回到了刘备身边,而是一直藏匿在曹操的身边,或者说...”
这时司马懿才搁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注视着距离自己仅数步之隔的刺客:
“奉刘备、诸葛亮之命藏匿于我的身边,我说的对不对?元直先生...”
面对身份已经被司马懿拆穿的现实,徐庶撤下遮挡自己面部的黑纱,露出了自己的样貌。
见自己的分析没有出错,司马懿又将目光移向了徐庶手中那柄击倒了两名守卫,但却并没有取他们性命的竹剑,随即又将目光移回到了徐庶的身上:
“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他把自己佩戴多年的剑送给了一个自己很赏识的年轻人,这个人同时也是我授业恩师胡昭的高徒,算起来我们说得上是同门,今天你来见我却没有把那把剑带来,是因为要杀我从而愧对家父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