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推荐信和技术难点(求月票)-第5/7页

加入书签
不过他们倒是决定了,一条道走到黑。

那就是继续仿制华欣收音机,嫩他们华润公司!

温克尔曼皱眉不已,但在会议室上,他并没有说什么。

只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对华欣收音机进行技术拆解和逆推。

但他认为,就算逆推出来了,可以仿制了,只怕成本也不会很低。

看似拆掉电池之后,整个华欣收音机似乎就只有一截手指大小。

可在现如今的科学界,尺寸越小,技术难度系数越高啊。

就好像是他们技术研发部门一直想要攻克的五微米晶体管技术一样,至今都还没有结果。

也因此,华欣收音机这东西,绝对是不简单。

“唉,以前IBM公司都是计算机行业里的领导者,现如今却是成为了模仿者?这世界变化怎么就这么快呢?”

另一边,德州仪器公司看到了华欣收音机之后,也是大吃一惊。

这一次他们并不想错过这一波财富,于是弗雷泽总裁亲自带队前往港岛。

结果他们抵达港岛之后才知道,欧洲、东京和北美市场都被瓜分掉了。

他们想要挤进去,根本不可能。

太晚了!

德州仪器再一次错过了泼天的富贵。

弗雷泽很不甘心,心想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于是他便询问柳冠中,下一次有什么新品的时候,能不能提前通知他们德州仪器公司?

对此,柳冠中当然是笑眯眯地表示没问题。

资本家的嘴,骗人的鬼。

柳冠中当然不会相信对方的话,毕竟,要是对方真的有心,那肯定会跟克雷公司的雷蒙一样,自己给华润公司送来一个价值十二万美金的金球了。

送走弗雷泽之后,柳冠中收到了来自澳洲、枫叶国和欧洲的信息。

这几个地方都有矿业公司、原油公司想要跟华润公司合作。

给出的价格也都十分优惠。

于是这个消息便被柳冠中传回了京城,由京城这边定夺。

振华研究所,实验室内,陈国华正在玩无人机。

无人机这东西,自从被开发出来之后,陈国华隔三差五都要玩一会儿。

说是玩,其实就是在检测它的性能,改进它的技术。

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无人机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虽说陈国华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到航空发动机实验室这边,但偶尔还是要来这边一趟的。

“陈主任,你觉得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迷你型涡扇发动机和大型无人机这两大项目?”

旁边的戴希璋,有些感慨万千地说道。

此时的他跟去年相比,已经没有那么激动和着急了。

原因也十分简单,去年的时候,他们觉得振华研究所应该可以帮助到他们九所,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同时推动航空工业的进步。

奈何,都到了一九六二年,快四年时间了,结果他们九所和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一起联合仿制的涡喷-6发动机,至今都还没通过一百小时试车测试。

对此,他们都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所以脚踏实地,跟着陈国华一起干眼下这两大项目就好了。

当然了,戴希璋说是不担忧不着急,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不,一段时间没问了,这会儿又跟陈国华闲嗑起了这个话题。

后者闻言,一边操控着无人机,一边说道:

“今年内可以完成这个超迷你型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明年再把大型无人机给研制出来,那就不错了.”

技术可不是说突破就可以突破,终究还是需要有人跟进才行。

就这,还是之前陈国华把梁思礼和谢定一他们五院的人给挡了回去,否则的话,戴希璋他们这群研究员,得走好几位技术骨干才行。

便是在这个时候,邱宗岳再次过来了。

陈国华只好放下无人机,带着邱宗岳回了主任办公室。

两人坐下来之后,就又聊了起来。

主要是目前华欣收音机在北美市场的表现,已经传了回来。

关于这一点,陈国华早已经有所准备。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很正常。

毕竟克雷公司是找到了财富密码,所以他们可以很快把产品给销售出去。

但前期的这点货,讲真的,没多大作用,看不到什么结果。

只能说在预期内,没有低于预期。

妖零妖工厂扩建,成为第二个突破八千人大厂的电子厂。

跟华悦计算器不同,华欣收音机更小,所需零部件相对应来说就少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