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你们误我啊!(求月票)-第4/8页

加入书签
别说什么渠道不渠道的,就算华润公司不跟克雷公司签什么独家协议,一样可以在港岛这边出售,肯定会有很多人闻着味道赶来港岛这边抢购华欣收音机。

对于这一点,陈国华有着绝对的自信。

相信克雷公司的雷蒙,不可能看不透这一点。

如果看不透这一点,对方也不可能提出来要独揽北美和东京这里强大市场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

这就不得而知了。

商定完此事之后,邱宗岳先离开了,而陈国华却没有去实验室,而是在办公室里埋头干活。

他得证明黎曼假设的第二道小问题。

这是他之前在北大数学系办公室时,答应过埃尔德什的事儿。

既然答应了对方,陈国华当然不会放一边。

陈国华的习惯,那就是有什么事儿,都第一时间完成。

只有做完这些事儿,他才能够彻底放松下来。

他没有那种踩点上班打卡的感觉,他更喜欢的是慢悠悠地到公司,然后打卡完毕才去蹲坑或者做自己的事儿。

港岛,雷蒙接到通知之后,再次来到了华润公司。

在柳冠中的介绍下,雷蒙也很快了解到了新的方案。

“天才啊,柳先生,这个方案是你想到的么?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听罢之后,雷蒙顿时赞不绝口。

因为这个方案对双方都很好,利润也基本上完全划定清楚了。

能赚这么多钱,雷蒙当然十分开心。

尽管华欣收音机的价格比索尼公司的TR610贵了十多块美金,雷蒙却不是很担忧。

所以四十万台的数据,雷蒙很认同。

而且这还是两大市场,北美是第一大经济体,而东京在过去的六一年,全年的GDP是零点零六万亿美金。

也就是六百亿美金!

当时第二大经济体是联邦西德九百零二亿美金,大不列颠是八百一十五亿美金,高卢鸡则是七百四十六美金。

换句话说,东京是排在第五。

第六是意呆利,五百零三亿美金。

而原时空的内地则是四百六十七亿美金,当然了,这是大概估算。

不过也大差不差。

这个时空的内地,多了华润公司全年赚回来的二十多亿美金外汇,这个GDP不会更高。

甚至在今年会超越意呆利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手握北美和东京两大市场,雷蒙觉得卖四十万台收音机,完全没有问题。

众所周知,索尼公司的TR610在全世界卖出去上百万台的收音机,其中东京就贡献了二十多万台。

就算这次的华欣收音机打对折,那也有十万台啊。

因此,雷蒙根本不担心。

但对于每十万台就增加五十万美金这一条,雷蒙还是努力争取了一下。

毕竟他挣的是辛苦费,好吧,也可以说是窝囊费。

一番争执讨论之后,最后就是每十万台增加四十八万美金的签字费。

等合同签订之后,已经是半天之后的事儿了。

因为很多细节还是需要敲定清楚的,当然没那么快结束。

另外就是雷蒙这边需要准备,而华润公司也需要再等一等,毕竟现在产品还没彻底生产出来。

同时雷蒙也表示,在生产出华欣收音机之后,他需要提前拿走一批货去做前期的广告等准备工作。

等雷蒙离开之后,柳冠中却收到了来自北美那边的消息。

那就是IBM公司突然采购了大量的晶圆,意味着他们公司很有可能需要生产大量的芯片。

如此重要的消息,顿时引起了柳冠中的注意。

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IBM公司想要另起炉灶,仿制华悦计算器,自己干自己的。

既然小沃森不乐意当二道贩子,而是准备跟华润公司对着干,那么就看谁的手段更厉害了。

除了这一点之外,柳冠中也派出人员前往枫叶国、澳洲、欧洲等地区,去寻找石油公司、矿产公司进行询价。

京城方面,时间已经进入到三月中下旬了。

陈国华已经完成了黎曼假设的第二个小问题的证明过程,只不过这些论文被他丢进空间里面了。

他没有拿出来,也不急着拿出去给埃尔德什。

否则的话,后者还以为他早就写好了,却是拖到那个时候才拿出来。

引起对方的埋怨,还是挺不值当的。

实验室内,陈国华跟众人正在测试,那是基站发射器。

“能收到信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