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刘邦的军事能力-第2/16页

加入书签
        但这件事在传播过程中,却出现了神异的情节,司马迁以第三视角讲述道,有个老妇人夜里哭着来找儿子,说他的儿子被杀了。人家就问她,你儿子为什么被杀呀?老妇人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挡了路,就被赤帝子杀了。刘邦酒醒后,知道老妇人寻子的事,内心窃喜。而他的追随者从此更加敬畏他。

        就在刘邦斩杀白蛇的时候,陈胜、吴广已经在大泽乡举起反秦义旗,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按照《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陈胜和吴广密谋起事后,去找占卜者来占卜吉凶: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这段记载中,司马迁几乎全程以陈胜、吴广的第一视角,还原了这两位起事者“装神弄鬼”的全过程:占卜者知道陈胜、吴广的意图,于是顺着他们的意思说他们爱听的话,然后又指点他们向鬼神问卜。问人还不够,还要问鬼神?陈胜很快参透了占卜者的用意:“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他便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装到等待售卖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开始相信这是上天的暗示。到了夜里,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点火,假装狐狸嗥叫:“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次日,大家议论纷纷,看着陈胜,只等他一声令下就跟着这个天选之人起事了。

        《史记》真是一部很高明的史书。司马迁写作这部书的时候,正是刘邦的曾孙刘彻执掌天下,而刘邦创业早已成功,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也过去了百年左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些东西必须隐讳,有些东西可以直书。所以,失败的陈胜吴广,丹书狐鸣的做局被无情揭露;成功的刘邦,提剑斩蛇的传奇被继续神化。

        但是,司马迁似乎也在无声地告诉读者,陈胜和刘邦的故事其实就是历史的互文,他们互为彼此的镜像,骗局可以是神话,神话也可以是骗局。一切取决于最终的结果,胜了就是神话,败了就是做局。

        司马迁画像。图源:网络

        汉朝覆灭后,史家们不用像司马迁一样承受为刘邦创业故事隐讳的政治压力,故而轻易就从其提剑斩蛇的传奇中发现了神化和虚构的猫腻。南宋朱熹在跟弟子讨论史书记事的真伪问题时,曾直接说:“其间做得成者,如斩蛇之事;做不成者,如丹书狐鸣之事。”拿刘邦和陈胜之事来打比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明朝杨循吉说得更为直白:“斩蛇事,沛公自托以神灵其身,而骇天下之愚夫妇耳。大虹大霓、苍龙赤龙、流火之乌、跃舟之鱼,皆所以兆帝王之兴起者。此斩蛇之计,所由设也。”揭露了创业帝王假借符瑞、托于神灵的伎俩。

        问题是,愚夫愚妇从来就相信这一套,所以当刘邦斩蛇的故事演变为赤帝子斩白帝子的神话后,“诸从者日益畏之”——借助编造的神异故事,刘邦首次获得了政治影响力。

        02

        尝到甜头的刘邦,必然会再次编造自己的神异事迹。于是,越来越多的神迹,因应在他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