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章节已被锁定-第5/10页

加入书签
    别看杨坚出生于名门贵胄,仕途也很坎坷。周武帝初期遭权臣宇文护猜忌和多次谋害,差点被害。568年,父亲杨忠去世,杨坚承袭随国公之爵。之后,周武帝聘其女杨丽华为太子妃,杨丽华即周宣帝的大皇后。但不久,随着地位的提升,杨坚又遭谗言,受到周武帝的猜忌。虽然周武帝没拿他怎样,但他从此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周武帝宇文邕雄才大略,灭了北齐之后,有统一天下之志。如果,周武帝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可以说杨坚很难有出头之日。578年,周武帝北伐突厥途中突发疾病去世,荒暴的周宣帝宇文赟继位,杨坚的机会终于来了。

    周宣帝荒淫无度,滥施刑罚,排挤宗室,爱好出巡,使北周国势日衰。579年,周宣帝传位于年幼的周静帝宇文衍,自己接着醉生梦死。周静帝即位第二年,杨坚就当上大丞相,并加快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580年,年仅22岁的周宣帝去世,杨坚矫诏当上了辅政大臣,总知中外兵马事,夺取了北周军政大权。

    杨坚之后大肆剪除北周宗室,为改朝换代作准备。然而,他的行为引发了一些北周元老和重臣的不满,最出名的有三个: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

    尉迟迥是相州总管,孙女为周宣帝的一个皇后,是周宣帝爷仗人;司马消难是郧州总管,周静帝的老仗人,是当朝国仗;王谦是益州总管,关陇贵族集团王雄之子,烈士子女,对北周忠心耿耿。所以,尉迟迥、司马消难认为改朝换代应该是自己,怎么也轮不到杨坚,而王谦则是对北周感情很深。

    580年6月,以尉迟迥为首的三大总管发动了针对杨坚的叛乱,史称“三方叛乱”“三总管之乱”。叛军势大,杨坚还是非常忌惮的,尤其是尉迟迥。不过,杨坚“挟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又获得了并州总管李穆和关陇贵族的支持,开始着手平叛。

    杨坚很会用人,以名将韦孝宽为帅攻打尉迟迥,消灭了尉迟迥,焚毁邺城。随后,杨坚又派王谊、梁睿分别攻打司马消难、王谦,司马消难南逃陈国,王谦被杀。至此,杨坚只用了4个多月就平定了三方叛乱。

    581年,杨坚被晋封为随王,又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改朝换代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同年,周静帝被迫“禅位”给杨坚,随朝建立,改元开皇,后定都大兴城,北周灭亡。因“随”含“走之”,不吉利,遂改为“隋”。杨坚就是隋文帝。杨坚建隋之后,为了以绝后患,对北周宗室大加诛杀,几乎屠戮殆尽。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一改北周对突厥的和亲纳贡政策,表现冷淡,断绝纳贡。突厥一看就急了,加上北周和亲的千金公主的挑唆,再者突厥也不希望隋朝强大甚至完成统一。于是,581-582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引军南下,掠夺河西诸州。同时,北齐残余高保宁也与突厥配合犯边。

    隋文帝也不是吃素的,认为与突厥早晚必有一战,不如现在就打,随即展开反击,多次发动对突厥的战争。

    突厥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可汗林立,有隙可乘。因此,隋朝著名外交家长孙晟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策略分化瓦解突厥。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同年,辽西高保宁被部下杀死,隋朝遂将辽西纳入版图。

    584年,沙钵略可汗西抗西突厥,南抗大隋,内外交困,被迫向隋朝求和。之后,其妻千金公主被赐姓杨氏,封大义公主代表隋朝和亲,厥开始向隋称臣纳贡。

    隋文帝跟周武帝一样,也有统一天下之志。587年,隋文帝废掉附属国西梁萧琮,西梁灭亡,并入隋朝版图。至此,隋朝离统一全国只剩下一个南陈了。

    588年,隋文帝命晋王杨广全权负责灭陈事务。同年,以杨广、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贺若弼、韩擒虎等为将,隋朝发50万大军南下灭陈。南陈后主优柔寡断,六神无主,无法招架。589年,隋军攻破建康,俘陈后主,南陈灭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