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简王九年(前577年)八月,为了惩罚邻国许国收留并支持叛臣公子班回国争权作乱、并在此之前私自接收郑国另一位叛臣公孙申的封邑给予公子班,给郑国造成了国土的损失,郑国国君郑成公不顾霸主们(晋、楚)在此之前曾落实的‘弭兵盟约’中的约定,执意派郑国执政公子喜(子罕)率军伐许,以泄心中私愤。
而子罕率军进入了许国境内后,还得意洋洋地派使者给许国国君许灵公送信;在信中,子罕大言不惭地说:
“此次晋国伐秦之役(即麻隧之战),不但我郑国踊跃参与,就连曹、邾、滕等小国都主动派兵参与作战,而您竟然不听晋侯的号令,拒不出兵参与伐秦,您这就是蔑视侯伯(即诸侯霸主)的权威!所以,我们寡君特命我率军前来,以讨伐许国的‘不敬霸主’之罪。”
面对猖狂的郑国君臣的挑衅,许国国君许灵公不卑不亢地回复前来征伐的子罕说:
“我们许国一直是楚国的属国,而这件事之前晋国也是认可的;现在,就连霸主晋国都没有因为我们没参与伐秦之役而派兵来讨伐,那么你们郑国就更加无权出兵来攻打我国了!”
子罕恼羞成怒,再次复信给许灵公说:
“晋、楚两国已经签订了‘弭兵之盟’,您难道不知道吗?盟约中说明了——若有伤害晋国的事情发生,那么楚国也可以代替晋国讨伐它。许国既然是楚国的属国,而你们又不派兵参与伐秦,那就是伤害了晋国的利益;我们郑国是晋国的盟友,当然有权代表晋国讨伐犯有过错的人。”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那郑、许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直接打吧;于是,子罕率郑军发起了对许国的进攻;而许灵公也在顽强抵抗郑军的同时,赶紧派人去楚国向楚共王求援,请楚军马上北上救许。
出人意料的是——楚军还没前来,子罕所率郑军的(第一次)进攻许**事行动,却可耻地失败了,许灵公凭借着坚固的城池和许国国人们高昂的士气,最终挫败了来势汹汹的郑**队,子罕不得不狼狈地率军逃回了新郑。
得知子罕铩羽而归后,郑成公的脸面实在挂不住了;因此,当年八月二十三,郑成公亲自出马,率郑军再第二次进攻许国;这一次郑军的出兵很顺利,八月二十五,郑军攻克了许国国都外城,围困了内城,得意洋洋的郑成公向被困在内城的许灵公发出了劝降信:
“您若是执迷不悟,不肯放弃的话,那么我必定要毁了此城。若您肯为城内的国人们考虑,我将与您重归于好。”
此时,楚国的援军迟迟未到,而许都内城的情况越来越危急,许灵公担心内城坚持不了多久了;为免生灵涂炭,许灵公便回信给郑成公说:
“希望您能够信守承诺,我愿意交割土地,使两国重修友好。”
许灵公所说的‘交割土地’,其实就是要把之前公子班所占据的、公孙申原有的封地——郑国訾地交还给郑国,以此来换取郑成公的退兵。
虽然訾地本来就是郑国的,但在这之前又没有直接归属于郑国公室(一直都是由公孙申、公子班所占据),现在能归自己所有,郑成公觉得也可以了;而郑国重新占领訾地后,许国的生存空间就被郑国大幅地压缩,将来郑国随时可以再次进入许国,所以得到訾地这个战利品就很好了。
另外,最为关键的是——郑成公已经得知,楚国接到许国的求救信后,正在筹划出兵伐郑以救援许国,如果自己还不见好就收、迅速从许国撤军回师的话,只怕楚军又要再次重复之前的北上老套路:围攻新郑了。
于是,郑成公下令停止攻许,痛快地同意了许灵公的讲和请求,在顺利地收回了被公孙申、公子班占据多年的封邑訾地之后,就迅速收兵回国;而郑军撤退之后,许国的宗庙社稷总算暂时得以保全, 郑许之战也告一段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