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晋厉公正在严密关注着即将召开的‘晋、楚弭兵之会’,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对付秦国,于是晋厉公便暂时将秦桓公的背盟之举给放到了一边,准备先完成与楚国的‘弭兵之会’,稳定了南方的局势后再和秦国算一算总账。
到周简王七年(前579年)秋,晋、楚‘弭兵之会’已经在先期顺利完成,而受秦桓公唆使的狄人也按照事先约定偷袭了晋国,且一击得手;但狄人的对晋作战先胜后败,被反击的晋军在交刚(山西临汾隰县)打得大败,只得狼狈地逃出了晋国国境。
虽然秦国在背后搞小动作,但晋厉公目前要还是借助‘弭兵之会’来稳定楚国,搞好南方的战略稳定局面;因此晋厉公没有立即发起伐秦之役,而是在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冬,派新军佐郤至前往楚国拜见楚共王,重申晋、楚之间的友好盟约。
对郤至的来访,楚共王高度重视,不但亲自出面接见他,还特地安排了‘大享礼’来招待他,楚司马子反则担任宴会享礼的‘相礼’,也就是宴会的主持人,一同参与会见。
但郤至在应邀前来赴宴时,因为宴会上演奏乐曲之事,探知了楚国君臣根本不重视与晋国的‘弭兵盟约’,以及对《周礼》礼仪的遵守,依旧准备随时与晋国开战;因此郤至回国之后,将在楚国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应对话语,都一五一十地奏报给了晋厉公,让晋厉公明白和楚国的‘弭兵结盟’不过是权宜之计,晋、楚两国将来迟早要在战场上再次相见。
虽然郤至已经探明了楚国方面的态度,但晋厉公此刻已经想要腾出手来对付蠢蠢欲动的秦国了,所以并没有立即和楚国翻脸;甚至在这一年(即周简王七年、前579年))的冬天,楚国使者公子罢使晋、以回报郤至对楚国的聘问时,晋厉公还在赤棘亲自接见了公子罢,并与其结盟,重申了晋、楚之间的盟约。
完成了和楚国的弭兵盟约、稳定了南方的‘暂时和平’局面后,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初,晋厉公开始筹备对秦国的讨伐作战,预备对这个老仇敌进行一次最严厉的打击。
为了师出有名,晋厉公在当年的三月召集了诸多盟友——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八国的国君,一同前往雒邑王都去朝拜周天子;晋厉公还亲自出马,向天子周简王陈述了秦国无礼背盟、联合戎狄偷袭晋国等诸多不义事,请天子为晋国“主持公道”,派兵惩罚叛盟、不敬王室的秦国。
周天子此时的日常生活起居所需,都要依靠诸侯们的不定期朝贡(或者说施舍)才能勉强维持,‘天下共主’的排场全都掌握在以晋厉公为首的‘亲周诸侯’手中(至于楚国就不要提了,不来探听鼎的轻重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亲自出手教训反叛诸侯的军事实力。
因此,对于晋厉公奏报‘主持公道’的请求,周简王毫不犹豫、痛痛快快地同意了,不但亲下王诏斥责秦国,还十分体贴地“委托”晋厉公代替自己“讨伐不臣”。另外,周简王还派王室卿士刘康公、成肃公为统帅,率领“王师”(估计也就千把人)出征,随以晋军为首的诸侯联军一起参与伐秦。
而周天子如此识相的主动表态,让晋厉公的出兵伐秦行动有了更加充分、更加名正言顺的理由,在宗法道义上无懈可击;但为了更好地掌握战前的‘舆论、外交’至高优势,晋厉公又设计了一个更厉害的计谋。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四月初五,奉晋厉公之命,晋国行人、使者吕相顺利抵达了秦都雍城(陕西凤翔);而在秦国公宫的大殿之上,当着秦桓公和秦国诸卿士大夫们的面,吕相将由自己精心撰写、并由晋厉公审核批准的“与秦绝交书”给全文朗诵了出来(绝交书一共有八百多字,要毫无停顿、错误的朗读出来,吕相确实用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到周简王七年(前579年)秋,晋、楚‘弭兵之会’已经在先期顺利完成,而受秦桓公唆使的狄人也按照事先约定偷袭了晋国,且一击得手;但狄人的对晋作战先胜后败,被反击的晋军在交刚(山西临汾隰县)打得大败,只得狼狈地逃出了晋国国境。
虽然秦国在背后搞小动作,但晋厉公目前要还是借助‘弭兵之会’来稳定楚国,搞好南方的战略稳定局面;因此晋厉公没有立即发起伐秦之役,而是在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冬,派新军佐郤至前往楚国拜见楚共王,重申晋、楚之间的友好盟约。
对郤至的来访,楚共王高度重视,不但亲自出面接见他,还特地安排了‘大享礼’来招待他,楚司马子反则担任宴会享礼的‘相礼’,也就是宴会的主持人,一同参与会见。
但郤至在应邀前来赴宴时,因为宴会上演奏乐曲之事,探知了楚国君臣根本不重视与晋国的‘弭兵盟约’,以及对《周礼》礼仪的遵守,依旧准备随时与晋国开战;因此郤至回国之后,将在楚国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应对话语,都一五一十地奏报给了晋厉公,让晋厉公明白和楚国的‘弭兵结盟’不过是权宜之计,晋、楚两国将来迟早要在战场上再次相见。
虽然郤至已经探明了楚国方面的态度,但晋厉公此刻已经想要腾出手来对付蠢蠢欲动的秦国了,所以并没有立即和楚国翻脸;甚至在这一年(即周简王七年、前579年))的冬天,楚国使者公子罢使晋、以回报郤至对楚国的聘问时,晋厉公还在赤棘亲自接见了公子罢,并与其结盟,重申了晋、楚之间的盟约。
完成了和楚国的弭兵盟约、稳定了南方的‘暂时和平’局面后,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初,晋厉公开始筹备对秦国的讨伐作战,预备对这个老仇敌进行一次最严厉的打击。
为了师出有名,晋厉公在当年的三月召集了诸多盟友——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八国的国君,一同前往雒邑王都去朝拜周天子;晋厉公还亲自出马,向天子周简王陈述了秦国无礼背盟、联合戎狄偷袭晋国等诸多不义事,请天子为晋国“主持公道”,派兵惩罚叛盟、不敬王室的秦国。
周天子此时的日常生活起居所需,都要依靠诸侯们的不定期朝贡(或者说施舍)才能勉强维持,‘天下共主’的排场全都掌握在以晋厉公为首的‘亲周诸侯’手中(至于楚国就不要提了,不来探听鼎的轻重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亲自出手教训反叛诸侯的军事实力。
因此,对于晋厉公奏报‘主持公道’的请求,周简王毫不犹豫、痛痛快快地同意了,不但亲下王诏斥责秦国,还十分体贴地“委托”晋厉公代替自己“讨伐不臣”。另外,周简王还派王室卿士刘康公、成肃公为统帅,率领“王师”(估计也就千把人)出征,随以晋军为首的诸侯联军一起参与伐秦。
而周天子如此识相的主动表态,让晋厉公的出兵伐秦行动有了更加充分、更加名正言顺的理由,在宗法道义上无懈可击;但为了更好地掌握战前的‘舆论、外交’至高优势,晋厉公又设计了一个更厉害的计谋。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四月初五,奉晋厉公之命,晋国行人、使者吕相顺利抵达了秦都雍城(陕西凤翔);而在秦国公宫的大殿之上,当着秦桓公和秦国诸卿士大夫们的面,吕相将由自己精心撰写、并由晋厉公审核批准的“与秦绝交书”给全文朗诵了出来(绝交书一共有八百多字,要毫无停顿、错误的朗读出来,吕相确实用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