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称霸诸侯-第7/7页

加入书签
    将郑成公扣押下狱之后,余怒未消的晋景公马上派中军将栾书率军伐郑,借此来警告、敲打其他的盟国(小弟)——背叛盟主的下场,就是郑国这个样子。

    此时,郑国执政的卿士子良、子罕(都是七穆成员之一,郑成公的叔父)等人为了向晋国赔罪、并请求晋景公释放国君,于是派郑国大夫伯蠲前往晋国,向晋景公当面道歉和请和,请求盟主能原谅郑国的过错,放郑成公回国;假如盟主原谅了郑国的话,那么郑国保证将断绝和楚国的私下来往,继续留在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盟之中。

    怒气不减的晋景公并没有接受伯蠲的道歉,且有故意将事态闹大,以此来威胁、震慑挖自己墙脚的楚国的意思;于是,晋景公不顾当时的外交礼仪,下令将前来请和的郑国使者伯蠲給处死,以此来惩罚郑国的背叛盟主行为。

    而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基本上重新拉拢到郑国归附的楚国,得知晋国扣押了郑成公、又杀了郑国的请和使者之后,当然不能坐视此事不管(郑国国君被晋国扣押、使者被诛杀,这就是楚国和晋国开战的借口);因此,楚国就准备出兵干涉、和晋国再打一架。但楚共王为人比较‘憨厚’(或者说迂腐),不想因为自己的‘偷偷挖墙脚’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做法,和晋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那样的话,楚国所自我标榜的‘大国风度’可就被公开打脸了。

    于是,周简王四年(前582年)年底,楚共王楚国命令尹子重率军出征,先后入侵了晋国的盟友陈国、莒国,以此警告、威胁晋国,让郑成公得以被释放(至于这么做有没有效果、郑成公会不会被释放,楚共王可就不管了,反正‘援郑’的态度已经表现出来了)。

    就在楚军伐陈、莒两国之时,晋景公在某次视察国都新田的储存军需物资的官仓(军府)中,无意中与关押在此的楚国‘郧公’钟仪相遇,由此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两年之前、也就是周简王二年(前584年),楚国在出兵伐郑时(那时郑国刚刚归附于晋国,所以楚国要伐郑),被郑国大夫共仲和侯羽率军击败,而在汜地为全军后卫、掩护全军撤退的的楚军将领、‘郧公’钟仪也被郑军俘获,然后被当做了‘战利品’,由郑成公进献给了率军前来救郑的盟主晋景公;而之后晋军在撤军时,也将钟仪一并带回了国都新田,并囚禁在军府的仓库内,至此已经当了整整两年的‘晋囚’。

    在遇见钟仪、并与他进行交谈中,晋景公十分欣赏他的风度和学识,因此谈话过程很愉快;而此时的晋景公,已经有意与楚国缓和关系了。

    于是,在和钟仪结束谈话之后,晋景公便召见了上军将士燮,并把自己和钟仪的对话转告给了士燮,想听听士燮对此事的看法。

    听完国君的转述之后,士燮也很是赞扬钟仪的风度,说他是个有品德的高尚君子,还劝晋景公就此将他释放回楚国,让他作为两国间的使者,来促成晋楚之间的缓和重新开展友好交往。

    晋景公听从了士燮的建议,不久后便释放了钟仪,让他返回楚国,充当晋国与楚国之间的和议谈判使者。

    钟仪返回楚国之后,向楚共王原原本本地奏报了晋景公有意与楚国缓和关系、相互之间休兵的愿望;楚共王求之不得,因此委派楚太宰子商(公子辰)前往晋国,响应晋景公的休兵建议。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