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简王元年(前585年)六月,在位两年的郑悼公去世;因为郑悼公无后,所以他的弟弟‘公子睔’继承了兄长的郑伯之位,这就是郑国第十三位、第十五任国君——郑成公。
郑成公继位之后,一心想要对付‘告密者’许灵公,出兵伐许、为国家和自己‘讨还公道’;但此时的郑国已经归附于晋国联盟中(就是和楚国绝盟了),所以自认为丢了面子的楚国深恨于郑国的背盟,两年之中年年出兵攻郑,每一次郑国都是靠着晋军的南下救援来为自己解围;所以,郑成公目前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和许国再打一次擂台。
后来,晋景公迁都新田,并与栾氏、中行氏设计诛灭了晋国权臣赵氏(大宗);而盟主的国内出了这样大的乱子,让郑成公的心思马上就活络起来;趁着晋国发生内讧、顾不上对外控制的时机,郑成公于周简王四年(前582年)二月,偷偷地前往邓地(河南漯河偃城县),和楚共王的代表:楚国公子成举行会面,恢复了两国之间的交往。不过,郑成公当时还是留了一个心眼,没有与楚国的代表立即进行盟誓,而是仅仅在口头上应诺,两国先期互通往来、分享消息而已。
郑成公这种背着盟主(大哥),偷偷地在私下里与楚国接触的‘叛盟’之事,很快就被晋景公所得知;对郑成公这种反复骑墙、吃里扒外的背叛行为,晋景公自然是勃然大怒,厌恶叛徒(郑成公)之心至极,因此晋景公决心寻找一个机会,找郑成公好好地算一算账。
周简王四年(前582年)秋,郑成公因事要前往晋国朝觐盟主晋景公,于是率亲信近臣等离开了国都新郑,向晋都新田进发;而郑成公才才刚刚离开郑国,抵达晋国的铜鞮(山西长治沁县)时,早有准备的晋景公就派出军队直接将郑成公就地擒拿,并押回新田,关在监室之中;郑国因此暂时失去了国君。
将郑成公扣押下狱之后,余怒未消的晋景公马上派中军将栾书率军伐郑,借此来警告、敲打其他的盟国(小弟)——背叛盟主的下场,就是郑国这个样子。
此时,郑国执政的卿士子良、子罕(都是七穆成员之一,郑成公的叔父)等人为了向晋国赔罪、并请求晋景公释放国君,于是派郑国大夫伯蠲前往晋国,向晋景公当面道歉和请和,请求盟主能原谅郑国的过错,放郑成公回国;假如盟主原谅了郑国的话,那么郑国保证将断绝和楚国的私下来往,继续留在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盟之中。
怒气不减的晋景公并没有接受伯蠲的道歉,且有故意将事态闹大,以此来威胁、震慑挖自己墙脚的楚国的意思;于是,晋景公不顾当时的外交礼仪,下令将前来请和的郑国使者伯蠲給处死,以此来惩罚郑国的背叛盟主行为。
而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基本上重新拉拢到郑国归附的楚国,得知晋国扣押了郑成公、又杀了郑国的请和使者之后,当然不能坐视此事不管(郑国国君被晋国扣押、使者被诛杀,这就是楚国和晋国开战的借口);因此,楚国就准备出兵干涉、和晋国再打一架。但楚共王为人比较‘憨厚’(或者说迂腐),不想因为自己的‘偷偷挖墙脚’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做法,和晋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那样的话,楚国所自我标榜的‘大国风度’可就被公开打脸了。
于是,周简王四年(前582年)年底,楚共王楚国命令尹子重率军出征,先后入侵了晋国的盟友陈国、莒国,以此警告、威胁晋国,让郑成公得以被释放(至于这么做有没有效果、郑成公会不会被释放,楚共王可就不管了,反正‘援郑’的态度已经表现出来了)。
就在楚军伐陈、莒两国之时,晋景公在某次视察国都新田的储存军需物资的官仓(军府)中,无意中与关押在此的楚国‘郧公’钟仪相遇,由此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郑成公继位之后,一心想要对付‘告密者’许灵公,出兵伐许、为国家和自己‘讨还公道’;但此时的郑国已经归附于晋国联盟中(就是和楚国绝盟了),所以自认为丢了面子的楚国深恨于郑国的背盟,两年之中年年出兵攻郑,每一次郑国都是靠着晋军的南下救援来为自己解围;所以,郑成公目前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和许国再打一次擂台。
后来,晋景公迁都新田,并与栾氏、中行氏设计诛灭了晋国权臣赵氏(大宗);而盟主的国内出了这样大的乱子,让郑成公的心思马上就活络起来;趁着晋国发生内讧、顾不上对外控制的时机,郑成公于周简王四年(前582年)二月,偷偷地前往邓地(河南漯河偃城县),和楚共王的代表:楚国公子成举行会面,恢复了两国之间的交往。不过,郑成公当时还是留了一个心眼,没有与楚国的代表立即进行盟誓,而是仅仅在口头上应诺,两国先期互通往来、分享消息而已。
郑成公这种背着盟主(大哥),偷偷地在私下里与楚国接触的‘叛盟’之事,很快就被晋景公所得知;对郑成公这种反复骑墙、吃里扒外的背叛行为,晋景公自然是勃然大怒,厌恶叛徒(郑成公)之心至极,因此晋景公决心寻找一个机会,找郑成公好好地算一算账。
周简王四年(前582年)秋,郑成公因事要前往晋国朝觐盟主晋景公,于是率亲信近臣等离开了国都新郑,向晋都新田进发;而郑成公才才刚刚离开郑国,抵达晋国的铜鞮(山西长治沁县)时,早有准备的晋景公就派出军队直接将郑成公就地擒拿,并押回新田,关在监室之中;郑国因此暂时失去了国君。
将郑成公扣押下狱之后,余怒未消的晋景公马上派中军将栾书率军伐郑,借此来警告、敲打其他的盟国(小弟)——背叛盟主的下场,就是郑国这个样子。
此时,郑国执政的卿士子良、子罕(都是七穆成员之一,郑成公的叔父)等人为了向晋国赔罪、并请求晋景公释放国君,于是派郑国大夫伯蠲前往晋国,向晋景公当面道歉和请和,请求盟主能原谅郑国的过错,放郑成公回国;假如盟主原谅了郑国的话,那么郑国保证将断绝和楚国的私下来往,继续留在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盟之中。
怒气不减的晋景公并没有接受伯蠲的道歉,且有故意将事态闹大,以此来威胁、震慑挖自己墙脚的楚国的意思;于是,晋景公不顾当时的外交礼仪,下令将前来请和的郑国使者伯蠲給处死,以此来惩罚郑国的背叛盟主行为。
而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基本上重新拉拢到郑国归附的楚国,得知晋国扣押了郑成公、又杀了郑国的请和使者之后,当然不能坐视此事不管(郑国国君被晋国扣押、使者被诛杀,这就是楚国和晋国开战的借口);因此,楚国就准备出兵干涉、和晋国再打一架。但楚共王为人比较‘憨厚’(或者说迂腐),不想因为自己的‘偷偷挖墙脚’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做法,和晋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那样的话,楚国所自我标榜的‘大国风度’可就被公开打脸了。
于是,周简王四年(前582年)年底,楚共王楚国命令尹子重率军出征,先后入侵了晋国的盟友陈国、莒国,以此警告、威胁晋国,让郑成公得以被释放(至于这么做有没有效果、郑成公会不会被释放,楚共王可就不管了,反正‘援郑’的态度已经表现出来了)。
就在楚军伐陈、莒两国之时,晋景公在某次视察国都新田的储存军需物资的官仓(军府)中,无意中与关押在此的楚国‘郧公’钟仪相遇,由此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