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魔鬼教科书-第10/10页

加入书签
此外,还有“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因为人天生是邪恶的,所以在他们眼里,财产的得失比亲人的死活更值得关心。这是一种“精彩”而刻薄的“性恶论”观点。《君主论》里有很多权术,正是基于这种“性恶论”而提出来的。君主必须比所有人都凶残邪恶,统治地位才能有所保障。拿破仑的“亲密战友”塔列朗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和拿破仑密谋发动“雾月政变”,最终却出卖了拿破仑。塔列朗的人生信条是:“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三、以霸术救亡图存:《君主论》与《史论》

历来对于马基雅维里的评论,大多集中在他的《君主论》上,但是对于《史论》却很少提及;更有甚者,不少评论《君主论》的人其实从来就没有仔细读过《君主论》,而只是偏听偏信乃至以讹传讹而已——毕竟,《君主论》实在太有名了。然而当我们了解了这两本书的写作过程之后,不免发觉这么做可谓是完全的本末倒置:马基雅维里倾注全力的,其实是他的《史论》,而《君主论》不过是他生命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从内容上来说,《君主论》只是将《史论》中的一部分思想加以阐发。从思想的完备程度和严密性来看,《史论》也远在《君主论》之上。人们提到“马基雅维里主义”这个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反应就是《君主论》。这对马基雅维里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的目的是为国之鉴。它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健康而完善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马基雅维里写下了他的一些看法:在所有的政体之中,民主制度是最优秀的;国家政权——不论是民主的还是**的——最终都必须以符合公意作为其基础;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安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优良的领袖,可以极大地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武装力量是一个国家得以安全和稳定的保障,并且这支武装力量必须以普通大众为基础;国家必须对信仰善加利用,允许信仰存在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符合神意,而是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加强凝聚力和维持政权的工具;即使是在民主国家内,如果必须使用严厉无情的手段才能解决问题,当政者就不该犹豫,而应该立刻使用这一非常手段;他还提出了一个带有神秘论色彩的观点: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会经历从小到大,由弱转强,而又由盛及衰的一个循环,而在原来国家的废墟上,又会产生一个新的政权,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当马基雅维里在论述罗马共和国内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阐述公民大会为何要提出在元老院、执政官之外另设保民官的时候,他已经明确提出了权力分立制衡这个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西方民主国家,都可以看作是对马基雅维里的一个注脚。

对照《君主论》和《史论》,似乎会有一个很奇怪的印象:《君主论》里的马基雅维里尽心竭力地教育独裁者,一切手段都是为了维护独裁者的统治地位,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史论》里的马基雅维里,却处处不忘强调政权的合法性来自大众,俨然一位民主人物。这两个,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马基雅维里?其实,对于马基雅维里来说,政治的唯一目的和动机就是利益,因此一切政治行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