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名远播的“恶人”-第3/8页

加入书签
这种态度在启蒙时代的法国和英国,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法国启蒙哲人一般持厌恶态度。如狄德罗(DenisDiderot,1713~1784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杰出代表,“百科全书派”的精神领袖)说马基雅维里是在宣扬“暴君的权术”,伏尔泰说他是一个“邪恶的歹徒”。法国革命者的政治语汇中,“马基雅维里主义”也一直是骂人话。可英国人就不这样看。培根在《学问的进步》中说:“对马基雅维里以及他这一类作家,我们是该深怀感激之情的,正是他们开诚布公地说出或描述了人们的实际作为,而不是他们应当的作为。”休谟也将马基雅维里称为“伟大的天才”。可见英国人像马基雅维里一样注重实际,也用一种科学的眼光看政治学,或者说要把政治学看作一种自然科学,而在科学的问题上,当然就只有事实判断而没有价值判断了(你只能说牛顿定律对不对,而不能说它好不好,合乎不合乎道德),所以在科学上应该讲“价值中立”。后来的青年马克思也把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

在佛罗伦萨有许多世界闻名的艺术成果,或是许多可以被看作艺术的杰作。

西尼奥列广场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这里有一座建于13世纪的碉堡式旧宫(现为市政厅)。旧宫上的塔楼高94

建于1296年的圣玛利亚·德尔·弗洛雷大教堂,为佛罗伦萨众教堂之首。这是一座十分辉煌的罗马式建筑,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整座建筑完工,它是几代艺术家劳动的结晶。它那由黑、绿和粉红色条纹大理石砌成的外墙,极具魅力,而那独特的大圆顶和别致的钟楼为其精华所在。您若登楼俯瞰,佛罗伦萨那迷人的古城风貌一定会令您难忘。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和绘画的摇篮,伟大的诗人但丁就出生在这里。至今,佛罗伦萨仍保存着但丁的故居,许多游人慕名前来这里参观。被称作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1506年聚会于佛罗伦萨,成为艺术史上的千古美谈。

不得不说的是阿尔诺河畔的“老桥”。据介绍,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始建于公元10世纪。在布满历史沧桑的桥面上,6001302年,但丁被相互勾结的黑党和教皇逐出佛罗伦萨。这真是这个城市的不幸,然而一个城市文化的丰富,正是由许多幸与不幸构成的。

总之,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活博物馆。凡是走进它的人,不仅能亲身领略它昔日的辉煌,而且可深刻地了解这座“摇篮”对人类进步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家都会由衷地赞美它。

改变一个世界总有许多种方法,战争可以,自然灾害也可以,所谓的天灾**总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意大利这次遇到的是**——战争。1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目的,他们毫无敬意地使用精神的武器,无耻地出卖神圣的和世俗的东西。在他们之间,在朝廷里,充斥着淫荡和铜臭味。他们习惯了奢侈、享乐,不再关心他们的继承人,不再想到教职的永恒神圣,恰恰相反,他们提拔自己的孩子和亲戚。他们的野心和**所在,不仅仅是财富,而是土地和王国。他们不再将尊严和温情给予值得给予的有美德的人,而是以最高的价格出卖它们,或者将之给予那些为野心、贪婪和享乐所驱使的无耻的人。

马基雅维里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特殊的空间。

2.四百年来一奇人

桑塔·科罗切在佛罗伦萨的诸多教堂中,算不上鼎鼎有名。但任何一部准备讨论欧洲近代文化或者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著作中,都不得不为它预留一个位置。因为,那里是马基雅维里的葬身之所。

在那具貌不惊人的灰色石椁中,其实并没有这位叫人不知是爱是恨的“巨人”的遗体,这是1787年——在马基雅维里死后整整260

(1)时代宠儿

恩格斯曾经不无羡慕地追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那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诞生了巨人的时代。”对于怀才不遇者们来说,这又是一个幸运儿辈出的时代:“巨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巨人”,岂不是时代使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