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意识:沸腾的欲望之火 2-第7/7页

加入书签
?本作者吴光远 主编提醒您《哲学大师谈人生》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至于“意向”的遗忘,往往使人们忽视预定要做的事情。“意向”指的是做某件事的冲动已被认可,但行动的时间却延迟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弗洛伊德说他自己在早年借了书总是不还,有时糊里糊涂就买了东西,忘了付钱就转身而去。他认为这种遗忘有其必然性,连他最健康的朋友也难以避免。弗洛伊德还说,即使许多德高望重的人,只要涉及钱财,就难免没有这种暧昧之举。因为人类“源于吮乳的原始贪欲,造成抓住每一样东西的期望,虽经文明与训练的长期压制,也往往不能完全消失”。

4.动作错误:源于潜意识的驱使

弗洛伊德认为,过失行为的第三类是误置和动作错误,它也是无意识指使的结果。失落、损坏和错放物品,都是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深层心理的目的性。弗洛伊德说,一个人丢失、损坏了物品,不能只看做偶然的事件。

有一次,弗洛伊德失手把桌子上一个墨水瓶盖打落在地上摔破了。他分析说,几小时前他妹妹参观他的收藏时赞不绝口,并说就是那个墨水瓶架与之不配,应该换个漂亮的。打碎墨水瓶盖,是他受企望换一个更可爱的墨水瓶架的心理驱使而造成的结果。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制又是怎样的呢?

弗洛伊德认为,过失就是由干涉意向和被干涉意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两种意向的“相互干涉”也叫“相互牵制”,所以,干涉意向也就叫牵制意向,被干涉意向就称为被牵制意向。牵制意向如“反抗的意向”“不愿意的情感”“避免痛苦的动机”“被禁止的**”等,都是被压抑的意向,属于无意识的范畴。过失就是两种意向互相牵制的结果。

这就是说,产生过失的机制则来自牵制意向和被牵制意向的矛盾冲突。再明确地说,当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发生矛盾时,这两种力量总是互相牵制的。无意识力量要突破意识力量的牵制,而意识力量则竭力压抑无意识力量的冲动,这两种冲突妥协的结果就产生了过失。

在初步形成理性精神的大学时代,弗洛伊德曾为布伦坦诺的动力学理论和布吕克的决定论思想所吸引。而当他对过失行为的心理分析进行深层思辨之时,那两种理论便成了他创新灵感的渊薮。他在论证过失行为的心理机制时指出:

我们的目的不仅要描写心理现象并加以分类,而且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心力争衡的结果,是向着某一目标进行意向的表示,这些意向有的互相结合,有的互相对抗。我们要对心理现象作一种动的解释。根据这个解释,仅仅由我们推论的现象比我们看到的现象更为重要。

这简直是一份发明者的宣言书!在这里,弗洛伊德大胆地把意向推论成“心力”,把牵制意向跟被牵制意向的冲突看成是两种心力的较量。而且,他还认为这两种心力达成妥协的过程,亦即引起过失行为的过程,又必定严格遵循着一种因果决定的规律。对此,他也作过阐发:

难道小事便可此可彼,而不能和其他事件发生因果联系吗?无论何人在任何方面,假若如此否认自然现象的因果定律,就不免将科学的宇宙观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宗教观也不至于如此荒谬,因为根据宗教的教义,若非上帝所愿,即“一雀之微也不至于无因落地”。

精神决定论思想的提出,使弗洛伊德的研究工作如虎添翼。一方面,在对过失行为的原因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