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朱棣怂了

加入书签


眼见得徐妙云双目含煞,面露寒霜。

   朱棣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刚准备跟徐妙云道歉。

   就被徐妙云揪住了耳朵。

   突然袭击之下,朱棣也是猝不及防。

   紧接着就是一股疼意传了过来。

   把朱棣疼的龇牙咧嘴,当即就把自己准备求饶的话给憋了回去:

   “疼疼疼,轻点轻点,耳朵都要掉了!”

   而徐妙云对朱棣的求饶声充耳不闻,自顾自的破口大骂:

   “你这个没良心的 。”

   “我在京城担心的吃不好睡不好。”

   “还以为你在外面受苦受累。”

   “没成想你在外面竟然过的这么逍遥自在。”

   “好,你逍遥自在是吧。”

   “滚回你的江南去,永远都不要回来见我!”

   说着说着 ,徐妙云的声音就带上了哭腔。

   朱棣顿时就知道事情大条了!

   也顾不上耳朵的疼痛。

   赶紧开始哄起来。

   “妙云,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那都是骗你的 。”

   “我要是不想你,怎么会一回来就先找你呢?”

   徐妙云当然知道朱棣不会不想自己。

   就是这个榆木脑袋怎么说出来的话这么气人。

   所以依然是冷着脸没有搭理朱棣。

   朱棣还以为徐妙云是真的生气了。

   情急之下,拿着腰间徐妙云送给自己的香囊说道:

   “你看,你送我的香囊,我一直都带在身上。”

   “片刻不曾取下!”

   “妙云,我也很想你!”

   看到朱棣手里的香囊,还有朱棣 脸上的急切之色。

   徐妙云再大的气也烟消云散了。

   “出去这段时间,人都瘦了。”

   “但是也比之前精神了。”

   徐妙云对朱棣深情的说道。

   朱棣闻言咧嘴一笑,知道眼前佳人已经消气了。

   但是耳朵上的疼痛却又让朱棣忍不住 一阵龇牙:

   “妙云,你这手劲儿还真是大。”

   徐妙云闻言叉腰瞪眼说道:

   “哼,谁让你说那些窝心话来的。”

   “这都是你自找的!”

   朱棣也不反驳 ,只是嘿嘿直笑。

   经此一役,淮西勋贵和李善长这些大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已经全都清除。

   江南水患也 一并被治理好。

   并且有了江南的这次经验。

   整个大明都可以照着这个例子来做。

   困扰了这片土地几千年的水灾,即将不复存在。

   总之,整个大明都在向好发展。

   而此时的朱元璋和朱标却在商量一些别的事情。

   “雄英说 咱们可以走海运。”

   “这件事你怎么看?”

   朱元璋开口询问自己的儿子。

   那天回到金陵,众人聚在一起吃了顿家宴。

   席间,朱元璋和朱标谈起了姚广孝带回来的那些粮食。

   朱元璋心中感到十分的高兴。

   要不是自己孙子未雨绸缪。

   这回大明真要吃大亏。

   又是忍不住对朱雄英一顿夸奖。

   却不成想朱雄英在心里撇了撇嘴:

   【区区河运就让你们 激动成这样。】

   【要是打通海运的话。】

   【运输成本再进一步降低。】

   【粮食还会更便宜。】

   【到时候才是真正盛世的到来。】

   朱雄英不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被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给记在心里 。

   并且认真的拿出来讨论。

   如今大明基本上没有什么海运。

   倒不是 大明不重视海运。

   从唐宋时期起,就有不少番邦的人通过海运来到中原。

   和中原王朝做生意。

   尤其是以南宋为盛。

   之所以南宋能够以半壁江山,对扛金元一百余年。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南宋发达的海运。

   看到海运好处的蒙古人。

   更是把海运推上了顶峰。

   只可惜蒙古人只知道掠夺,不知道经营。

   海运渐渐的衰败了下来。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海运的好处。

   并且也很希望大明能够大力的发展海运。

   之所以没有大力发展,是因为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

   那就是沿海劫掠的倭寇!

   当初朱元璋占据金陵。

   北有大元一心想要剿灭这些“乱贼”。

   西南有陈友谅,一直对朱元璋虎视眈眈。

   东南的张士诚和方国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