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丁零叛变

加入书签


    长安陷落、苻坚身死,但前秦并未就此终结,各地仍有许多兵力,只因被新兴国家隔断、牵制,由此不能及时保卫首都,以致国君惨遭杀害。

    3八4年长安大劫之时,冀州督导官、阜城侯苻定,驻守在信都,高城男爵苻绍,正在自己的封国,高邑侯苻亮和重合侯苻谟,驻守在常山,固安侯苻鉴,驻守在中山。

    这些人里面,苻定和苻鉴,是苻坚的堂叔,苻绍和苻谟,是苻坚的堂弟,苻亮是苻坚的侄子,包括邺城的皇子苻丕,都是在当年响应国家号召,驻防边疆,但当首都爆发危机,被重山峻岭阻隔,又遭各个叛逆势力牵制,只能在驻地勉强支撑,丝毫无力扭转局面。

    后燕慕容垂志在前燕故土,苻姓皇族显然就成了他的绊脚石,于是不可避免要爆发冲突。

    邺城久攻无果,慕容垂转变思路,派前将军、乐浪王慕容温,督促各军进攻信都,因攻击受阻,后来又加授抚军大将军慕容麟,率军增援。

    4月,苻定和苻绍不能抵挡,接连献出城池,投降后燕,慕容麟于是乘胜西上,进攻苻谟据守的常山,而常山附近的前秦幽州督导官王永和平州督导官苻冲,迅速做出回应,率两个州的武装部队,南下救援。

    慕容垂也派出援军,让宁朔将军平规攻击王永,王永则让昌黎郡长宋敞,在范阳迎战,结果宋敞大败,蓟城以南的所有区域,全都划入后燕。

    虽然后燕节节胜利,不断吞食着前秦领土,但内部的松散联盟,终于也出了问题。

    趁着大军北上的机会,后燕建义大将军、河南王、丁零部落酋长翟斌,开始另有想法,因邺城许久不能攻克,信心开始动摇,而又自恃功高业伟,暗中准备自立。

    虽说是暗中准备,但他既已有了反心,言谈举止便与平时的习惯大不相同,后燕太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提前除掉此人,以绝后患。

    慕容垂沉吟许久,说道:“黄河南岸的盟誓,终究不可违背!他如果先动手,那么责任在他,然而现在谋反一事并没有完全显露,就把他诛杀,世人一定说我们嫉妒他的功劳,畏惧他的才干,我正要招揽天下英雄,复兴祖国大业,不可以表现得心胸狭小,使天下人失望,即使他有什么计划,我用智谋防他,量他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慕容德、慕容绍和慕容农全都众口一词,坚决请求将其诛杀,认为翟斌过于骄傲蛮横,这都不加处理,岂不是变相鼓励其他将领也都目中无大王?

    慕容垂倒有其他见解:“骄傲蛮横,只能让他失败得更快,怎么能成为我们的灾难,他确实立了大功,我们应该任由他玩火自焚,而不是着急镇压。”反而对翟斌更加敬重推崇,让他更加骄傲蛮横。

    翟斌还以为慕容垂真的不敢杀他,行事更加无所顾忌,暗示亲信党羽,由他们出面,请求慕容垂任命他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慕容垂回说:“河南王劳苦功高,当然应该担任高级行政工作,可是朝廷机构还没有建立,这个官职,自不可匆忙设置。”

    翟斌显然很不满意,一怒之下秘密联络邺城的苻丕,准备让丁零部众决开漳水河堤,解除邺城被淹的危险,然后合力擒杀慕容垂。

    然而翟斌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慕容垂都了如指掌,之所以不杀他,只因顾及名声而已,现在却大不相同,是翟斌自己谋反在先,慕容垂也便有足够正当的理由服众,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翟斌的住所包围,不由分说,当场斩杀翟斌和他的弟弟,其余人则一律赦免,以防范更大的变乱。

    事发突然,翟斌措手不及,输得一塌糊涂,侄子翟真则趁乱向北逃去。

    丁零部落的人数十分可观,一旦形成气候,必将成为灾难,慕容垂立刻下令让慕容楷和慕容农前往追击,并特别交待格杀勿论。

    两兄弟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下邑追到敌人,慕容楷打算立刻展开攻击,慕容农面色忧虑:“我们的士卒既饿且疲,已无力战斗,观察盗贼的军营,只是老弱士兵,不见壮丁,只怕会有埋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