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卢植突发奇想,坐在堂上发问:“如今朝政有何弊疾,大家可畅言。”
这时台下诸人纷纷愣住,刘玄看着卢植,心想着卢植又在忧国忧民了,当今是汉灵帝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汉末最乱的时候,外戚势大,宦官当政,卖官鬻爵,朝廷里可以说全是弊疾,没有好的地方。
众人沉默无言,他们基本都是一心学习经学典故,不问朝政,只有公孙瓒曾任过小吏。
公孙瓒率先开口:“我认为当今选官举才大有弊端,如今官位价高者得,官员贪腐成风,使有才之人无处出头。”
公孙瓒这话说出了他自己的处境,由于出身低微,难以为官,仅能做个小吏。
卢植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将目光转到刘玄身上。
刘玄缓缓开口:“汉室将倾。”
顿时场上哗然,纷纷惊于刘玄之话,卢植面色一沉,“今日只有我等师徒,畅言便是”。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国**,秦二世而亡,荒乱暴政。当今朝堂,天子年少,蔽于左右,左右之人非奸即恶,师父这般忠义正直之人,于朝堂无立锥之地。”
卢植看着刘玄没有说话,刘玄继续说着:“乡间童谣传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可想而知如今的用人制度到何种地步,有才德的人根本不会受到重用,当今天子卖官鬻爵,三公九卿价高者得,朝堂之上重要官员都是些什么人。郡国侯王名存实亡,各地方割据混乱,郡县豢养私兵,我想,不出十年,天下……”
刘玄不再继续往下讲,说了这么多就差不多了。各同门也都震惊的看着刘玄,被他这大不敬言语所惊到。
正所谓君权神授,历代天子都是承天运,即便有错只需要下罪己诏便可赎罪,谁敢想过汉室会被倾覆。
卢植依旧没有责怪刘玄之言,刘玄说出了自己想说未敢说出之言语,只是不敢想象他以如此年纪竟有如此深远的目光。
卢植没有再继续和弟子讨论这个事情,他独自留下了刘玄,公孙瓒在一旁给刘玄使了眼色便起身离开,每次卢植独自留下刘玄,公孙瓒都给他使个眼色,等刘玄结束后去找公孙瓒。
卢植与刘玄两人无话不谈,从政事谈到军事,从庙堂谈到天下,刘备年纪轻轻见识远超常人,卢植确信了刘玄的才能绝对是不世之才,定能成为社稷栋梁。
这么多天的相处,刘备与自己的其他弟子相处甚欢,丝毫没有恃才自傲,对待家里的下人谦逊有礼,卢植简直太满意自己的这个弟子了。
刘玄在与卢植交流了许久后,出门看见公孙瓒在门口马上等着自己,笑着走了过去:“伯圭兄,今天要去哪啊。”
“贤弟啊,今天带你回我家,我那岳父要见你一面。”
….
公孙瓒和刘玄相处了近半月了,公孙瓒向岳父说了自己同门的事,侯太守大感兴趣,让公孙瓒带着他这同门兄弟来见自己。
刘玄与公孙瓒一同去见了侯太守,在一番交谈后,侯太守觉得刘玄有大才,决心在刘备加冠后要向朝廷推举他。
交谈一会后,公孙瓒拉着刘玄告退,侯太守看着两人相处甚好十分欣慰,两人在日后定能相互扶持。
熹平四年,朝堂上,射声校尉马日磾与光禄大夫杨赐、五官中郎将堂溪典、议郎蔡邕、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上奏。
指出经学典籍传习久远,讹谬的情况日趋严重,请求正订《六经》的文字。
皇帝同意他们的建议,遂命杨赐等进行校勘,并将校正过的经籍刻于石碑,立在太学之外,作为经籍正本,即著名的《熹平石经》。
马日磾是马融族孙,卢植是马融弟子,两人师出同源,对于勘订经学这一举深合卢植之意,
卢植在乡授业已近一年,几个弟子中刘德然和高诱两人对经学文章更为喜好,能够传承卢植儒学一脉。
公孙瓒则是勇武好武艺,更适合传承卢植武功,能为一方猛将。刘备则是可以为衣钵传人,文治武功皆可传于他。
卢植心怀天下,不能只做个传经之人,于是决定上书自荐参与编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